天空背景光谱特性建模及仿真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大气辐射传输及场景仿真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4-17页 |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进展 | 第14-16页 |
·云辐射传输及云场景仿真技术进展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7-20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大气中的光传输理论基础 | 第20-45页 |
·引言 | 第20页 |
·地球大气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 第20-22页 |
·地球大气的组成 | 第20-21页 |
·大气参数垂直廓线数据库 | 第21-22页 |
·大气模式 | 第22-24页 |
·国外大气模式简介 | 第23-24页 |
·我国制订的大气模式 | 第24页 |
·大气分子的吸收谱线 | 第24-26页 |
·大气微粒散射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26-35页 |
·瑞利散射 | 第27-28页 |
·Mie散射及光学参数的计算 | 第28-30页 |
·散射象函数的解析表示 | 第30-32页 |
·计算结果和分析 | 第32-35页 |
·气溶胶消光参数数据库 | 第35-42页 |
·利用Mie理论计算气溶胶的消光参数 | 第36-37页 |
·利用LOWTRAN7的数据计算气溶胶的消光参数 | 第37-42页 |
·大气顶的太阳光谱辐射特性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无云大气中的光辐射传输特性 | 第45-60页 |
·引言 | 第45页 |
·单层介质大气辐射传输特性 | 第45-52页 |
·辐射传输方程的建立 | 第45-49页 |
·辐射传输方程的一般解 | 第49页 |
·辐射传输方程的近似解 | 第49-52页 |
·多次散射引起的天空背景辐射亮度 | 第52-54页 |
·多层介质中辐射传输方程的解 | 第54-55页 |
·分层介质的源函数计算 | 第54页 |
·分层大气边界的辐射流计算及累加分析 | 第54-55页 |
·天空背景红外辐射亮度的计算 | 第55-59页 |
·单层大气的红外辐射 | 第55-57页 |
·多层大气的红外辐射 | 第57-58页 |
·计算实例及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辐射传输方程的解法分析 | 第60-76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辐射流近似理论的统一描述 | 第61-63页 |
·利用辐射流近似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 | 第63-69页 |
·二流近似法分析 | 第63-67页 |
·Eddington近似法分析 | 第67-68页 |
·修正的Eddington近似法分析 | 第68-69页 |
·离散坐标解法分析 | 第69-73页 |
·计算实例和分析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云模式及消光参数的计算 | 第76-101页 |
·引言 | 第76页 |
·云的分类及云模式 | 第76-78页 |
·水云的光学特性 | 第78-86页 |
·利用Mie理论计算水云的散射辐射特性 | 第79-83页 |
·水云散射辐射特性的近似计算 | 第83-86页 |
·卷云中冰晶粒子的单次散射特性 | 第86-94页 |
·冰晶粒子的形成与种类 | 第86-87页 |
·冰晶粒子的几何描述 | 第87-90页 |
·冰晶粒子单次散射特性参数的近似计算 | 第90-94页 |
·卷云光学特性及参数化 | 第94-100页 |
·卷云中冰晶粒子的分布 | 第94-96页 |
·卷云中冰水含量和有效平均半径参数的计算 | 第96-97页 |
·卷云辐射特性参数计算 | 第97-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地表反射对天空背景辐射影响的计算方法 | 第101-110页 |
·引言 | 第101页 |
·理论分析 | 第101-106页 |
·地表反射引起的附加天空背景辐射亮度 | 第101-104页 |
·大气反射率和透射率的计算方法 | 第104-105页 |
·地表与大气之间多次反射对天空背景辐射亮度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数值计算及分析 | 第106-109页 |
·整层大气的总透射率和反射率计算 | 第106-107页 |
·不同地表反照率下附加天空背景辐射亮度的计算 | 第107-109页 |
·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七章 有云天空的数值场景仿真 | 第110-133页 |
·引言 | 第110页 |
·利用有云图象相关长度法对云场景的仿真 | 第110-114页 |
·空间相关长度 | 第110-111页 |
·利用横向相关长度模拟云场景的方法分析 | 第111-112页 |
·利用灰度叠加法模拟云场景的分析 | 第112-114页 |
·基于辐射传输理论和分形理论的云场景模拟 | 第114-124页 |
·分形的基本概念 | 第114-115页 |
·Koch曲线与有云天空场景仿真 | 第115-117页 |
·分形插值算法与天空背景的场景仿真 | 第117-124页 |
·天空背景光谱辐射特性及其场景仿真和接口软件开发 | 第124-127页 |
·软件开发流程 | 第124-126页 |
·软件的主要功能简介 | 第126-127页 |
·SKYSIM V1.0基本界面简介 | 第127-131页 |
·软件主界面之几何位置 | 第127页 |
·软件主界面之大气参数 | 第127-128页 |
·软件主界面之气溶胶参数 | 第128页 |
·软件主界面之云参数 | 第128-129页 |
·软件主界面之其它 | 第129-131页 |
·接口程序简介 | 第131-132页 |
·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6页 |
个人简历及攻博期间已经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46-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