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9-2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 ·国内学者对退耕还林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研究 | 第12-18页 |
| ·国外学者对退耕还林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研究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的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 ·研究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 第21-22页 |
|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3-33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3-27页 |
| ·退耕还林(草) | 第23-24页 |
| ·乡镇政府 | 第24-25页 |
| ·政府行为 | 第25-27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7-29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9-30页 |
| ·博弈论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在退耕还林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 第33-44页 |
| ·西部地区的基本概况 | 第33-3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3-34页 |
| ·经济发展现状 | 第34页 |
| ·乡镇政府发展状况 | 第34-36页 |
|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中取得的成效 | 第36-39页 |
|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4页 |
| ·政府视域下的退耕还林问题 | 第39-40页 |
| ·农民视域下的退耕还林问题 | 第40-42页 |
| ·市场视域下的退耕还林问题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退耕还林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行为选择与行为逻辑 | 第44-59页 |
| ·退耕还林过程中影响乡镇政府行为选择的变量 | 第44-47页 |
| ·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 | 第44页 |
| ·县级政府的任务及指标要求 | 第44-45页 |
| ·乡镇政府的利益趋向 | 第45页 |
| ·乡镇政府官员个人利益的追求 | 第45-46页 |
| ·农户对自身利益的维护 | 第46-47页 |
| ·退耕还林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行为逻辑 | 第47-59页 |
| ·乡镇政府的行为准则 | 第47-49页 |
| ·影响乡镇政府行为选择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49-53页 |
| ·乡镇政府在退耕还林中的失范行为表现 | 第53-56页 |
| ·乡镇政府在退耕还林中行为失范的原因 | 第56-59页 |
| 第五章 规范乡镇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59-66页 |
| ·乡镇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 | 第59-62页 |
| ·改进和完善乡镇政府政绩考评机制 | 第59-60页 |
| ·规范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人员的晋升激励制度 | 第60-61页 |
| ·调整乡镇政府的组织规模与结构 | 第61页 |
| ·完善乡镇政府的人才引进及利用机制 | 第61-62页 |
| ·乡镇政府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公务员的培训教育相结合 | 第62-64页 |
| ·完善乡镇政府的监督机制 | 第62-63页 |
| ·改变乡镇政府行政人员的培训模式 | 第63-64页 |
| ·处理好公务员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 第64-66页 |
| ·建立健全乡镇政府行政人员的利益调节机制 | 第64-65页 |
| ·加大对乡镇的专项财政支持 | 第65页 |
| ·通过现代化信息平台来推行乡镇政府行为的公开化与透明化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小结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