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设想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社会革命和社会革命时代的内涵 | 第15-20页 |
·马克思社会革命论的基本内涵 | 第15-17页 |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革命的思想 | 第17-18页 |
·对"社会革命"和"社会革命时代"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第3章 社会革命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20-25页 |
·马克思主义必须时代化、民族化 | 第20-22页 |
·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 第20-21页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先导 | 第21页 |
·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21-22页 |
·社会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第22-25页 |
·社会主义革命主题的成功转变 | 第22-23页 |
·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曲折发展 | 第23-24页 |
·社会主义改革主题的成功探索 | 第24-25页 |
第4章 社会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 | 第25-34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三个转变 | 第25-28页 |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 第26-27页 |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改革开放的转变 | 第27页 |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 第27-28页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 | 第28-31页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坚持改革开放 | 第29-30页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第30页 |
·以人为本、全面科学的发展 | 第30-31页 |
·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基本经验 | 第31-34页 |
·科学判断时代主题是实践创新的前提 | 第31-32页 |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 第32页 |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第32-34页 |
第5章 社会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 第34-46页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创新 | 第34-36页 |
·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第34-35页 |
·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 第35页 |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第35页 |
·对生产资料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 第35-36页 |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新 | 第36-38页 |
·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思考 | 第36-37页 |
·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了新的思考 | 第37-38页 |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和政治体制模式进行了创新思考 | 第38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 | 第38-46页 |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达到新境界 | 第38-40页 |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水平 | 第40-44页 |
·对执政党建设有了新觉醒 | 第44-46页 |
第6章 社会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 第46-52页 |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第46-47页 |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第47-48页 |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形式,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经验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