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与“狂欢”的共生--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探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第2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定义和表现 | 第12-22页 |
·泛娱乐化的定义 | 第12-13页 |
·泛娱乐化的表现 | 第13-19页 |
·泛娱乐化在新闻节目上的表现 | 第13-15页 |
·泛娱乐化在综艺节目上的表现 | 第15-18页 |
·泛娱乐化在电视剧上的表现 | 第18-19页 |
·电视和娱乐的辩证关系 | 第19-22页 |
第3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原因 | 第22-28页 |
·娱乐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 第22-23页 |
·泛娱乐化现象契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 | 第23-25页 |
·泛娱乐化现象是构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 第25-28页 |
第4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影响 | 第28-42页 |
·泛娱乐化现象强化了电视传播中的娱乐功能 | 第28-31页 |
·泛娱乐化现象带来了电视制作编排的新锐理念 | 第31-33页 |
·泛娱乐化节目扮演了"社会减压阀"的角色 | 第33-37页 |
·电视泛娱乐化节目的雅俗之争 | 第37-42页 |
第5章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发展方向 | 第42-56页 |
·"狂欢"理论对泛娱乐化节目的启示 | 第42-45页 |
·"守门人"理论对泛娱乐化节目的把关作用 | 第45-47页 |
·"人文精神"对泛娱乐化节目品位的提升效应 | 第47-49页 |
·电视节目生产中的一些具体措施 | 第49-56页 |
·细分电视观众的受众市场 | 第49-51页 |
·电视节目加强个性化经营倾向 | 第51-54页 |
·进一步加大电视节目的市场化流通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