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9-10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专家咨询法 | 第10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0页 |
·访谈法 | 第10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0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10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10页 |
3 中西方国家社会体育专业的创建与发展 | 第10-16页 |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体育专业的兴起与现状 | 第10-12页 |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产生背景、规模与现状 | 第12-13页 |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发达国家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比较 | 第13-16页 |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 第13-14页 |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 第14-16页 |
4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5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与人才培养现状 | 第18-35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兴建与规模 | 第18-19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兴建 | 第18-19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现有规模 | 第19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 第19-21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生源状况 | 第21-23页 |
·生源质量 | 第21-22页 |
·专业思想 | 第22-23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师资结构状况 | 第23-25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 第25-31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公共基础课情况分析 | 第26页 |
·必修课与选修课结构分析 | 第26-30页 |
·专业学科与术科课程分析 | 第30-31页 |
·安徽省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5所师范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 第31-32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实践环节 | 第32-33页 |
·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33-35页 |
6 结论 | 第35页 |
7 对策与建议 | 第35-39页 |
·科学合理地确定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 第36页 |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系统、超前实用的课程体系 | 第36-37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 第37页 |
·强化专业教育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 第37-38页 |
·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转变传统的择业观念 | 第38页 |
·学校、政府、社会三方共同营造专业建设与发展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 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