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拗拉谷寒武—奥陶系层序地层及海相烃源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关于拗拉谷(AULACOGEN)的讨论 | 第10-11页 |
·立项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项目相关前期工作研究基础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实物工作量 | 第14-16页 |
·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 第16-19页 |
2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9-27页 |
·研究区位置 | 第19-21页 |
·构造位置及次级构造单元 | 第21页 |
·贺兰拗拉谷及邻区地质演化 | 第21-24页 |
·贺兰拗拉谷寒武-奥陶系地层发育及分布 | 第24-27页 |
3 岩石学特征及沉积构造 | 第27-43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27-38页 |
·沉积构造 | 第38-43页 |
4 寒武-奥陶系层序地层分析 | 第43-113页 |
·层序地层学 | 第43-44页 |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 第44-45页 |
·天文周期地质学 | 第45-49页 |
·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概述 | 第49-54页 |
·贺兰拗拉谷陶瓷沟寒武系层序地层分析 | 第54-66页 |
·贺兰拗拉谷青龙山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分析 | 第66-74页 |
·贺兰拗拉谷苏峪口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分析 | 第74-82页 |
·贺兰拗拉谷三道沟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分析 | 第82-90页 |
·贺兰拗拉谷桌子山拉什仲剖面奥陶系层序地层分析 | 第90-99页 |
·贺兰拗拉谷寒武-奥陶系地层对比 | 第99-113页 |
5 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 | 第113-138页 |
·岩相古地理及其研究意义 | 第113-115页 |
·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 | 第115页 |
·贺兰拗拉谷寒武-奥陶系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 | 第115-138页 |
6 海相烃源岩特征 | 第138-164页 |
·海相烃源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8-140页 |
·我国海相烃源岩基本特征 | 第140页 |
·贺兰拗拉谷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特征 | 第140-164页 |
7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164-167页 |
·主要认识 | 第164-165页 |
·创新点 | 第165-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4页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4-175页 |
附录2:个人简历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