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第一节 选题与文献综述第7-12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第7-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2页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一、论文的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分析第14-26页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分析第14-17页
  一、政策性金融第14页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分析第14-16页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政策性信贷第16-17页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理论第17-22页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第19-20页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征第20-22页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一个理论模型第22-26页
  一、模型假定第22页
  二、模型推导第22-24页
  三、模型分析与扩展第24-26页
第三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第26-43页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第26-32页
  一、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第27-29页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第29-30页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经验总结第30-32页
 第二节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第32-36页
  一、传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第32页
  二、改革中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第32-34页
  三、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发展第34-36页
 第三节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证分析第36-41页
  一、农业产出与各类农业信贷的相关性分析第36-38页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推动农业产出的实证分析第38-40页
  三、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证分析结果的评价第40-41页
 第四节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现存问题第41-43页
  一、我国缺乏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专门管理机构第41页
  二、农业政策性信贷主导,政策性保险、担保和补贴的缺失第41-42页
  三、农业政策性信贷错位,资金流通化第42页
  四、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缺乏法律体系保障第42页
  五、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第42-43页
第四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第43-52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43-47页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43-44页
  二、建设新农村与发展现代农业第44-45页
  三、建设新农村与农村金融需求第45-47页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金融需求第47-49页
  一、政策性补贴支持合作金融,满足农户生产资金需求第47页
  二、政策性信贷弥补市场失灵,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第47-48页
  三、政策性保险、担保共同推动商业性金融的农业资金投入第48-49页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现代农业第49-52页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目标选择第49-50页
  二、建设现代农业有利于形成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良性互动第50页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第50-52页
第五章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第52-61页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构建的总体目标第52-55页
  一、建立专门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国家管理机构第52-53页
  二、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体系第53-54页
  三、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担保等其他政策性金融机构第54-55页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外部关系第55-58页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第55-56页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与财政资金的关系第56页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第56-58页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构建的原则第58-61页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要同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第58页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要与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相协调第58页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要同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相适应第58-59页
  四、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要注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第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磷酸锆的可控合成及其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组分型横观各向同性介质波场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