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甘薯(红薯)论文

甘薯及其近缘种质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6页
   ·世界甘薯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3页
     ·世界甘薯消费与市场情况第10-12页
     ·世界甘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育种目标第12-13页
   ·我国的甘薯生产发展、育种与产业化第13-17页
     ·我国甘薯生产的发展第13页
     ·我国甘薯育种和品种推广概况第13-15页
     ·我国甘薯育种的目标第15-16页
     ·我国甘薯育种的难点和解决办法探讨第16-17页
   ·甘薯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第17-21页
     ·世界甘薯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况第17-18页
     ·我国甘薯的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况第18-20页
     ·我国甘薯常规种质资源的利用第20-21页
   ·甘薯近缘野生种研究第21-22页
     ·国外甘薯近缘野生种的研究与利用第21页
     ·我国甘薯近缘野生种的研究与利用概况第21-22页
   ·甘薯有性发殖发育研究概况第22-26页
     ·甘薯的开花结籽习性第22-23页
     ·甘薯开花生理第23-24页
     ·甘薯胚胎学研究第24-26页
第二章 引言第26-30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紫色甘薯和普通甘薯种质资源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研究第30-31页
     ·材料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1页
     ·数据处理第31页
   ·甘薯品种与近缘野生种、人工合成杂种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比较研究第31-32页
     ·材料第31页
     ·研究方法第31-32页
     ·数据处理第32页
   ·甘薯近缘野生种和人工合成杂种开花特性研究第32页
     ·材料第32页
     ·方法第32页
   ·甘薯品种与近缘野生种、人工合成杂种的发根特性比较研究第32-34页
     ·材料第32-33页
     ·方法第33-34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34-62页
   ·紫色甘薯和普通甘薯种质资源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研究第34-35页
     ·紫肉甘薯产量比较研究第34页
     ·紫肉甘薯形态和品质农艺性状特征的表现与评价第34-35页
   ·甘薯品种和近缘野生种、人工合成杂种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研究第35-53页
     ·单株藤叶重的比较第35-38页
     ·单株薯块重比较第38-40页
     ·块根干物质含量比较第40-43页
     ·茎直径比较第43-44页
     ·最长蔓长比较第44-46页
     ·单株基部分枝数比较第46-50页
     ·β—胡萝卜素含量的比较第50-53页
   ·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和人工合成杂种开花特性研究第53-56页
     ·供试材料主要形态特征的观察第53-54页
     ·供试材料单株开花数比较第54页
     ·开花数的动态分析第54-56页
   ·甘薯品种与近缘野生种、人工合成杂种的发根特性比较研究第56-62页
     ·单株发根数比较第56-57页
     ·单株发根长度比较第57-62页
第五章 研究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第64-66页
   ·紫肉甘薯种质资源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问题第64页
   ·紫肉甘薯种质资源产量低的原因第64页
   ·甘薯近缘野生种和人工合成杂种在重庆开花的最佳时机及其主要问题第64页
   ·关于近缘野生种和人工合成杂种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问题第64-65页
   ·关于气象因子与甘薯近缘野生植物单株开花数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3页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柱前手性衍生化高效液相法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的D-谷氨酸和D-丝氨酸
下一篇:喹喔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