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运营技术论文--公路运输安全技术论文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7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判别条件分析第17-42页
   ·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类型第17-19页
     ·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定义第17页
     ·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类型第17-19页
   ·主线约束型出口判别条件第19-33页
     ·识别视距分析第19-21页
     ·识别视距计算第21-27页
     ·平面圆曲线半径计算第27-29页
     ·平曲线软件设计计算第29-31页
     ·竖曲线半径计算第31-33页
     ·主线约束型出口判别条件分析第33页
   ·间距约束型出口判别条件第33-41页
     ·立交出口与隧道出口间距第33-39页
     ·互通式立交间距分析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安全保障措施第42-61页
   ·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事故分析第42-51页
     ·主线约束型出口路段事故特征分析第42-44页
     ·小间距立交路段事故特性分析第44-49页
     ·隧道出口和立交出口间距过近路段事故分析第49-51页
   ·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交通流导出技术第51-58页
     ·互通式立交主线约束型出口交通流导出技术第51-52页
     ·隧道出口与立交出口过近路段交通流导出技术第52-56页
     ·小间距立交路段交通流导出技术第56-58页
   ·端部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第58-60页
     ·防撞垫设计第58-59页
     ·减速设施第59-60页
     ·诱导设施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互通式立交约束型出口安全保障实例第61-69页
   ·项目概况第61-62页
   ·出口交通流分析第62-63页
   ·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需求距离分析第63-64页
     ·变换车道所需距离第63-64页
     ·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间距分析第64页
   ·安全改善措施第64-68页
     ·土建工程措施第64-65页
     ·交通工程措施第65-67页
     ·控速措施第67页
     ·加强视线诱导和照明系统第67页
     ·三角端防撞护栏设置第67-68页
     ·管理措施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主要研究的结论第69页
   ·论文创新点第69页
   ·论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69-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与的课题第71-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安全体系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矿井人员体征监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