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5-6页 |
第一章 刑事立法中的贪污罪主体 | 第6-14页 |
一、外国刑事立法的有关规定 | 第6-8页 |
(一) 直接概括为某一类人员 | 第6页 |
(二) 概括为某一类人员并作具体解释 | 第6-7页 |
(三) 为一般主体,法律条文不作具体规定 | 第7-8页 |
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有关规定 | 第8-9页 |
三、我国现代刑事立法的有关规定 | 第9-11页 |
四、我国贪污罪主体的立法成因 | 第11-14页 |
(一) 经济的决定性影响 | 第11-12页 |
(二) 立法技术的不成熟对贪污罪主体的立法也有重要影响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刑法贪污罪主体的类型 | 第14-36页 |
一、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15-32页 |
(一) 纯正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17-20页 |
(二) 准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20-32页 |
二、受托人员 | 第32-36页 |
(一) 刑法意义上的受托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 | 第32-34页 |
(二) 受托人员的构成条件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贪污罪之混合主体共同犯罪的认定 | 第36-47页 |
一、混合主体共同贪污罪成立的理论和法律依据 | 第37-39页 |
二、混合主体共同贪污罪的特征 | 第39-44页 |
(一) 犯罪主体 | 第39-40页 |
(二) 犯罪客观方面 | 第40-43页 |
(三) 犯罪主观方面 | 第43-44页 |
三、对内外勾结的贪污的处理 | 第44页 |
四、内部勾结的行为的性质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