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木薯淀粉在广西的产业地位 | 第11页 |
·木薯淀粉废水的来源及其危害性 | 第11-12页 |
·国内外木薯淀粉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絮凝沉淀处理 | 第12-13页 |
·生物处理 | 第13-15页 |
·TLP-GXEM厌氧处理概述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废水好氧生化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传统处理工艺 | 第17-18页 |
·SBR处理工艺 | 第18-19页 |
·改进的SBR工艺 | 第19-22页 |
·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反应器的工艺思想 | 第22-24页 |
·ICEAS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活性污泥法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Eckenfelder模式 | 第26-27页 |
·Grau模式 | 第27页 |
·McKinney模式 | 第27页 |
·lawrence-McCarty模式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厌氧出水的水质分析及其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 | 第29-35页 |
·前言 | 第29-30页 |
·废水的有机物组成以及定性分析 | 第29页 |
·废水可生化性判断 | 第29-30页 |
·试验部分 | 第30-34页 |
·厌氧出水的水质分析机理和方法 | 第30-33页 |
·厌氧出水的生物降解特性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ICEAS反应器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第35-50页 |
·实验部分 | 第35-41页 |
·实验装置 | 第35-36页 |
·试验用水 | 第36-37页 |
·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7页 |
·污泥的驯化与培养 | 第37-38页 |
·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8-4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9页 |
·曝气方式的选择 | 第41页 |
·最佳曝气量的确定 | 第41-43页 |
·最佳pH值的确定 | 第43页 |
·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初步确定 | 第43-45页 |
·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 第45-46页 |
·最佳运行工艺条件时COD去除规律 | 第46-47页 |
·曝气量相同的条件下COD与DO的关系研究 | 第47-48页 |
·正常运行时活性污泥的性质 | 第48-49页 |
·本章结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ICEAS反应器动力学研究 | 第50-56页 |
·动力学公式的求解方法 | 第50-51页 |
·基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第51-52页 |
·求难生化降解基质的质量浓度 | 第52-54页 |
·计算饱和常数和基质去除的最大比速度 | 第54-55页 |
·本章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