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土壤动物的概念、类别和研究简史 | 第11-12页 |
| ·土壤动物的概念 | 第11页 |
| ·土壤动物的类别 | 第11页 |
| ·土壤动物的研究简史 | 第11-12页 |
| ·中国土壤动物多样性特点 | 第12-13页 |
| ·物种多样性 | 第12页 |
| ·群落组成多样性 | 第12-13页 |
| ·生态多样性 | 第13页 |
|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13页 |
| ·土壤动物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生态交错带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生态交错带概念 | 第15-16页 |
| ·生态交错带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 2 研究地区的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7页 |
| ·地理位置及地貌 | 第17页 |
| ·气候 | 第17页 |
| ·土壤 | 第17页 |
| ·生物概况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 ·野外调查方法 | 第17-20页 |
| ·样地选择与设置 | 第17-18页 |
| ·调查方法 | 第18-20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的收集与鉴定 | 第20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的收集方法 | 第20页 |
| ·标本的鉴定和数据收集 | 第20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0-22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47页 |
| ·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第22-26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和数量 | 第22-24页 |
| ·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 | 第24-25页 |
| ·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 | 第25-26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生境分布系数 | 第26-27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 第27-33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 | 第27-30页 |
| ·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的水平分布 | 第28-29页 |
| ·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水平分布 | 第29-30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的垂直分布 | 第30-33页 |
| ·森林带土壤节肢动物的垂直分布 | 第31页 |
| ·森林草甸带土壤节肢动物的垂直分布 | 第31-32页 |
| ·草甸草原带土壤节肢动物的垂直分布 | 第32-33页 |
| ·森林-草原交错区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 | 第33-34页 |
| ·森林-草原交错区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相似性分析 | 第34-43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 第34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 | 第34-39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 第39-43页 |
| ·对数级数分布模型拟合 | 第39-41页 |
|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 | 第41-43页 |
| ·分割线段模型拟合 | 第43页 |
| ·不同分布模型拟合的比较 | 第43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第43-47页 |
|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与土壤环境要素的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 ·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5-47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发表论文 | 第55-56页 |
| 作者简历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