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1页 |
第一章 波德莱尔的审美现代性思想 | 第11-24页 |
第一节 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 第11-15页 |
第二节 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内涵 | 第15-21页 |
第三节 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对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的影响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波德莱尔的审丑论 | 第24-38页 |
第一节 艺术不以道德为目的 | 第24-27页 |
一、艺术与道德无涉 | 第25-26页 |
二、诗以自身为目的 | 第26页 |
三、“寓教于诗,不露痕迹”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波德莱尔审丑论的渊源与内涵 | 第27-34页 |
一、波德莱尔审丑论的渊源 | 第28-31页 |
二、波德莱尔审丑论的内涵 | 第31-34页 |
第三节 波德莱尔审丑论对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的影响 | 第34-38页 |
第三章 波德莱尔的应和论 | 第38-53页 |
第一节 艺术高于自然 | 第38-41页 |
第二节 波德莱尔应和论的渊源与内涵 | 第41-49页 |
一、波德莱尔应和论的渊源 | 第41-42页 |
二、波德莱尔应和论的内涵 | 第42-49页 |
第三节 波德莱尔应和论对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的影响 | 第49-53页 |
结论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