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导 论 | 第12-23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2-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20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0-23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预期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法问题界定 | 第23-42页 |
·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析 | 第23-34页 |
·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一般性分析 | 第23-27页 |
·我国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分析 | 第27-34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制度 | 第34-36页 |
·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 第34-35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制度框架 | 第35-36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法问题框架 | 第36-42页 |
·财政法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地位 | 第36-39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法问题框架 | 第39-42页 |
第3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法制的完善 | 第42-6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42-45页 |
·制度外筹资盛行 | 第42-43页 |
·上下级政府筹资责任倒置 | 第43-44页 |
·缺乏稳定增长的财政供应机制 | 第44-45页 |
·农村土地的筹资能力未发掘 | 第45页 |
·完善资金筹集法制的宏观理念与基本原则 | 第45-49页 |
·宏观理念 | 第45-47页 |
·完善资金筹集法制的基本前提 | 第47-49页 |
·完善资金筹集法制的基本思路 | 第49-64页 |
·明确筹资主体的构成及筹资义务分担 | 第49-53页 |
·完善筹资方式体系 | 第53-64页 |
第4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分配法制的完善 | 第64-86页 |
·资金分配制度的具体构成 | 第64页 |
·资金分配法制的宏观理念与基本思路 | 第64-67页 |
·坚持公平优先的理念 | 第64-66页 |
·完善资金分配法制的基本思路 | 第66-67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预算法制的完善 | 第67-74页 |
·当前预算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第67-70页 |
·日本预算管理法制的经验借鉴 | 第70-71页 |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预算法制的基本思路 | 第71-74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横向分配法制的完善 | 第74-77页 |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4-75页 |
·对几种横向分配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 第75页 |
·完善横向分配法制的基本思路 | 第75-77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纵向分配法制的完善 | 第77-86页 |
·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7-80页 |
·完善资金纵向分配法制的基本思路 | 第80-86页 |
第5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使用法制的完善 | 第86-106页 |
·资金使用问题的提出 | 第86-89页 |
·资金使用不民主 | 第86-87页 |
·资金使用不科学 | 第87-88页 |
·资金使用不规范 | 第88-89页 |
·资金使用低效率 | 第89页 |
·国外资金使用的经验借鉴 | 第89-93页 |
·资金使用法制的宏观理念与基本原则 | 第93-96页 |
·坚持"以农民为本"的理念 | 第93-94页 |
·基本原则 | 第94-96页 |
·完善资金使用法制的基本思路 | 第96-106页 |
·完善资金使用的民主决策机制 | 第96-99页 |
·完善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 | 第99-102页 |
·设计资金使用流向的优先序列 | 第102-106页 |
第6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监督法制的完善 | 第106-124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06-107页 |
·监督现状描述 | 第107-108页 |
·资金挤占挪用现象严重 | 第107-108页 |
·监督主体不明 | 第108页 |
·责任追究不力 | 第108页 |
·国外财政监督的经验借鉴 | 第108-112页 |
·完善资金监督法制的基本思路 | 第112-124页 |
·树立权力制约的宏观理念 | 第112-114页 |
·资金监督的基本原则 | 第114-115页 |
·资金监督法制的具体结构 | 第115-124页 |
结论 | 第124-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7-138页 |
致 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