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剑桥大学改革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 选题初衷及意义 | 第6-7页 |
(二) 学术考察 | 第7-9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一、剑桥大学改革的背景 | 第10-14页 |
(一) 19 世纪的欧洲 | 第10-11页 |
(二) 19 世纪的英国 | 第11-13页 |
(三) 19 世纪英国的大学 | 第13-14页 |
二、剑桥大学改革的动因 | 第14-19页 |
(一) 宗教限制严格、考试僵化死板 | 第14-15页 |
(二) 忽视实用课程、与社会需要脱节 | 第15-16页 |
(三) 伦敦大学和城市大学的挑战 | 第16-18页 |
(四) 政府加强资助和管理 | 第18-19页 |
三、剑桥大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19-30页 |
(一) 减少宗教的控制,加强政府的干预 | 第20-22页 |
(二) 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22-24页 |
(三) 教学内容的变革 | 第24-27页 |
(四) 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建立 | 第27-30页 |
四、剑桥大学改革的社会影响 | 第30-37页 |
(一) “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 | 第31页 |
(二) 与工业界的联姻:“剑桥现象” | 第31-35页 |
(三) 世界名校的典范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中文摘要 | 第41-43页 |
英文摘要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