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

中美工科物理教材的对比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1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研究现状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的现状及基础第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第二章 本论文所运用的教育基本理论第11-17页
   ·教材编写与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学与教的理论第11-15页
     ·学习理论及其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第11-14页
     ·教学理论第14-15页
   ·物理教材的功能第15-17页
第三章 中美工科物理教材概况第17-26页
   ·两国工科物理教材发展史第17-18页
   ·中美工科物理教材的特色与不足第18-26页
     ·几本国内著名工科物理教材的特点第18-20页
     ·国内工科物理教材的不足第20-21页
     ·几本美国经典工科物理教材的风格特色第21-24页
     ·美国工科物理教材的特色第24-26页
第四章 中美两套教材力学部分的比较第26-43页
   ·纵向比较第26-37页
     ·马文蔚的教材各个版本的特色第26-32页
     ·Halliday的教材各个版本的特色第32-36页
     ·中美教材的发展趋势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探析第36-37页
   ·横向比较第37-43页
     ·力学所占全书份量的比较第38页
     ·主要力学知识点的比较第38-41页
     ·体现教材功能的比较第41-43页
第五章 对我国工科物理教材评价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第43-49页
   ·问卷调查第43-46页
     ·调查的对象第43页
     ·调查的内容第43-44页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第44-46页
   ·访谈第46-49页
     ·访谈的对象第47页
     ·访谈的内容第47页
     ·访谈的结果及其分析第47-49页
第六章 对我国一般本科院校工科物理教材编写的建议第49-57页
   ·从学生的视角提出建议第49-53页
     ·关注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第49页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第49-50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0-51页
     ·主动走向学习者、保持其好奇心第51-52页
     ·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第52页
     ·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第52-53页
     ·促进知识的转化与迁移第53页
   ·从教师的视角提出建议第53-57页
     ·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教学第53-54页
     ·体现工科物理课程的基础地位第54页
     ·突破传统第54-55页
     ·提高教材立体化程度第55页
     ·传授物理学方法第55-56页
     ·培养科学价值观第56-57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57-58页
注释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4页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以及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粒体通路介导镉致大鼠心肌细胞H9c2凋亡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的研究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