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图像分割若干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4页
1. 绪论第14-24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图像分割方法研究综述第15-21页
     ·基于聚类的方法第15-16页
     ·基于活动轮廓的方法第16-18页
     ·活动表面模型第18页
     ·纹理分割第18-19页
     ·基于运动的分割第19页
     ·基于图论的图像分割第19-20页
     ·彩色图像分割第20-21页
     ·其他的图像分割方法第21页
   ·课题来源第2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第21-22页
   ·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22-24页
2 基于边缘检测算子的双阈值二值化方法第24-42页
   ·算法原理与实现第25-28页
     ·算法原理第25-26页
     ·算法实现第26-28页
   ·关键技术第28-35页
     ·种子点的选取第28页
     ·边缘图的生成第28-31页
       ·孤立点的连接第29页
       ·非孤立点的连接第29-31页
     ·高低阈值的选择第31-33页
     ·目标区域的判断第33-34页
     ·光照影响度量第34-35页
     ·边缘像素的处理第3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5-41页
   ·结论第41-42页
3 结合形状统计信息的水平集图像分割第42-50页
   ·引言第42-43页
   ·先验形状模型的构造第43-46页
   ·形状驱动的水平集图像分割第46-47页
     ·Mumford-Shah模型的水平集实现第46-47页
     ·一种新的形状能量项构造方法第47页
   ·实验结果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4 基于方向局部方差的快速主动纹理分割第50-64页
   ·本章算法流程第50页
   ·基于方向局部方差的特征抽取第50-53页
     ·特征图像的可分离性度量第51-52页
     ·特征图像的生成第52-53页
   ·基于特征图像的自适应变差分割第53-54页
   ·变差公式的快速求解第54-56页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6-63页
     ·本文特征抽取方法与其他几种特征抽取方法的比较第56-60页
     ·分割结果比较第60-63页
   ·结论第63-64页
5 基于目标轮廓的运动跟踪第64-95页
   ·引言第64-65页
   ·基于边缘形状匹配的目标跟踪第65-69页
     ·算法实现第65-67页
     ·实验结果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基于目标轮廓点匹配度的参数活动轮廓目标跟踪第69-84页
     ·目标轮廓点匹配度图像的生成第69-72页
       ·窄带生成第70页
       ·轮廓点匹配度图像的生成第70-72页
     ·方向滤波第72-75页
     ·基于参数活动轮廓的目标轮廓演化第75-76页
     ·实验结果第76-79页
       ·刚性目标和非刚性目标的跟踪第76-78页
       ·本文方法与其他几种方法的比较第78-79页
     ·几个应用实例第79-83页
       ·人脸跟踪第79-81页
       ·心脏核磁共振图像左心室外轮廓分割第81-82页
       ·多层虚拟人切片数据脑干分割第82-83页
     ·小结第83-84页
   ·基于核与活动轮廓的两阶段目标跟踪第84-93页
     ·目标区域的定位第84-86页
       ·基于Kalman滤波的目标预测第84-85页
       ·基于核的目标跟踪第85页
       ·初始目标区域的判断第85-86页
     ·目标轮廓的演化第86-87页
       ·目标特征图像的生成第86页
       ·基于扩散Snake的目标轮廓演化第86-87页
       ·目标轮廓演化控制第87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87-93页
       ·与基于核的方法[122]的比较第87-91页
       ·简化算法的结果第91页
       ·算法的扩展第91-93页
     ·小结第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6 左心室核磁共振图像的分割第95-122页
   ·带标记线的左心室MR图像的自动分割第95-106页
     ·左心室的自动定位第95-97页
     ·左心室内外轮廓线的确定第97-102页
       ·基于Harp方法去除标记线第97-99页
       ·K均值聚类第99-100页
       ·模板匹配第100-101页
       ·骨架确定和心肌形状恢复第101-102页
     ·基于水平集的曲线演化第102-105页
     ·实验结果第105-106页
     ·结论第106页
   ·不带标记线的左心室MR图像的外轮廓分割第106-122页
     ·引言第106-107页
     ·结合形状统计的变差图像分割方法第107-111页
       ·基于B样条的图像能量项构造第107-108页
       ·基于训练形状统计的形状能量项构造第108页
       ·梯度下降法最小化能量函数第108-109页
       ·变差框架下的不变性第109-110页
       ·合成图像的分割结果及分割左心室外轮廓时存在的问题第110-111页
     ·基于目标特征空间的Mumford-Shah模型第111-114页
     ·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图生成第114-115页
     ·基于改进的结合形状统计的变差左心室外轮廓分割第115-116页
     ·实验结果第116-121页
     ·结论第121-122页
结束语第122-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9页
附录A: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9-140页
附录B: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140-142页
附录C:在审稿件第142-143页
附录D: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库坝区渗漏非模式识别模型研究
下一篇: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