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分担的高速公路BOT项目特许定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 ·实践背景 | 第12-14页 |
| ·理论背景 | 第14-15页 |
| ·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 ·关键风险的识别问题 | 第16页 |
| ·风险分担程度的确定问题 | 第16-17页 |
| ·基础特许价格的确定以及调整方法的设计问题 | 第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22-24页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4-57页 |
| ·风险识别的文献回顾 | 第24-29页 |
| ·风险对特许价格的影响 | 第24-25页 |
|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25-29页 |
| ·风险分担的文献回顾 | 第29-40页 |
| ·风险分担的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 ·风险分担对特许价格的影响 | 第33-35页 |
| ·风险分担的研究方法 | 第35-40页 |
| ·特许定价的文献回顾 | 第40-56页 |
| ·特许定价的理论基础 | 第41-44页 |
| ·特许定价的方法 | 第44-55页 |
| ·特许价格的调整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3 影响特许定价的关键风险识别 | 第57-79页 |
| ·关键风险假设的提出 | 第57-60页 |
| ·关键风险的选择与假设的提出 | 第57-59页 |
| ·假设验证方法的选择 | 第59-60页 |
| ·量表的建立 | 第60-64页 |
| ·量表初始题项的建立 | 第60-63页 |
| ·量表初始题项的精简 | 第63-64页 |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64-68页 |
| ·样本构成 | 第64-65页 |
| ·问卷回收 | 第65-66页 |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66-67页 |
| ·效度分析 | 第67-68页 |
| ·信度分析 | 第68页 |
| ·风险因素与特许定价关系的结构方程建模 | 第68-78页 |
| ·模型的设定与识别 | 第68-71页 |
| ·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71-73页 |
| ·模型的评价与修正 | 第73-75页 |
| ·模型的解释 | 第75-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 4 关键风险分担格局和分担比例 | 第79-98页 |
| ·风险分担格局的确定 | 第79-90页 |
| ·风险分担的概念界定 | 第80-81页 |
| ·风险分担主体的设定 | 第81-83页 |
| ·风险分担责任的划分 | 第83-90页 |
| ·风险分担的博弈模型 | 第90-96页 |
| ·博弈模型的基本设定 | 第91页 |
| ·双方追求的风险分担目标 | 第91-93页 |
| ·二人合作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93-95页 |
| ·模型应用的讨论 | 第95-96页 |
| ·小结 | 第96-98页 |
| 5 基础特许价格的确定 | 第98-119页 |
| ·基础特许价格形成机制的分析 | 第98-106页 |
| ·固定特许期下的特许价格形成 | 第98-101页 |
| ·弹性特许期下的特许价格形成 | 第101-103页 |
| ·风险分担下基础特许价格形成的设定 | 第103-106页 |
| ·固定特许期下投标人对最优基础特许价格的确定 | 第106-113页 |
| ·关键风险的概率分布假设 | 第106-108页 |
| ·不同风险偏好投标人追求的定价目标 | 第108-109页 |
| ·最优基础特许价格的随机规划模型 | 第109-113页 |
| ·政府对基础特许价格的确定 | 第113-117页 |
| ·政府的风险偏好假设 | 第113页 |
| ·固定特许期下基础特许价格的确定 | 第113-116页 |
| ·弹性特许期下基础特许价格的确定 | 第116-117页 |
| ·小结 | 第117-119页 |
| 6 特许价格的调整 | 第119-128页 |
| ·特许价格调整的依据 | 第119-121页 |
| ·特许价格调整所依据的风险因素 | 第119-120页 |
| ·特许价格调整所依据的原则 | 第120-121页 |
| ·特许价格调整的时间分析 | 第121-122页 |
| ·特许价格调整周期的确定 | 第121-122页 |
| ·特许价格调整延误时间的风险分析 | 第122页 |
| ·特许价格调整的幅度 | 第122-127页 |
| ·调整时前期损益的转入 | 第123-124页 |
| ·特许价格调整的条件 | 第124-125页 |
| ·特许价格调整水平的确定 | 第125-127页 |
| ·小结 | 第127-128页 |
| 7 数值模拟分析 | 第128-140页 |
| ·项目的基本情况 | 第128-129页 |
| ·数值模拟分析工具的选择 | 第129页 |
| ·基础特许价格投标报价的随机模拟分析 | 第129-132页 |
| ·不同投标人的概率分布假设情况 | 第129-131页 |
| ·投标人对最优基础特许价格的确定 | 第131-132页 |
| ·政府对基础特许价格确定的随机模拟分析 | 第132-138页 |
| ·定价“模式一”下的基础特许价格的确定 | 第132-136页 |
| ·与定价“模式二”下的基础特许价格的对比分析 | 第136-137页 |
| ·与弹性特许期下基础特许价格的对比分析 | 第137-138页 |
| ·特许价格调整的随机模拟分析 | 第138-139页 |
| ·小结 | 第139-14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6页 |
| 研究结论 | 第140-143页 |
| 研究局限 | 第143-144页 |
| 研究展望 | 第144-1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6-159页 |
| 附录A 中国高速公路BOT项目汇总 | 第159-162页 |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162-165页 |
| 附录C LISREL程序 | 第165-166页 |
| 附录D 名词及缩略语 | 第166-168页 |
| 附录E BOT主要研究者简介 | 第168-16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69-17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项目 | 第171-172页 |
| 致谢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