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民国河口茶市与社会变迁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 ·问题与思路 | 第8-10页 |
| ·学术史回顾 | 第10-18页 |
| ·基本资料与分析框架 | 第18-21页 |
| 第2章 区位与环境 | 第21-31页 |
| ·铅山及河口地理环境 | 第21-24页 |
| ·区域经济开发及市场发展 | 第24-28页 |
| ·传统的茶叶种植 | 第28-31页 |
| 第3章 茶市兴盛与市镇繁荣 | 第31-45页 |
| ·区位优势与河口兴起 | 第31-36页 |
| ·内地红茶加工和集散中心 | 第36-39页 |
| ·茶师、茶商、茶行与市镇社会 | 第39-45页 |
| 第4章 商路改变与茶市衰弱 | 第45-64页 |
| ·五口通商时期河口茶市与市镇 | 第45-50页 |
| ·九江开埠与茶市中心转移 | 第50-52页 |
| ·国际红茶竞争及其影响 | 第52-59页 |
| ·清末河口茶市与地方社会 | 第59-64页 |
| 第5章 民国河口茶市与社会 | 第64-78页 |
| ·艰难的近代化尝试 | 第64-68页 |
| ·浙赣铁路及改线抗争 | 第68-73页 |
| ·河口茶市复兴的失败 | 第73-78页 |
| 第6章 结语 | 第78-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 附录 | 第90-94页 |
| 附录A 康熙年间铅山县市镇、墟市情况表 | 第90页 |
| 附录B 乾隆年间铅山县市镇、墟市情况表 | 第90-91页 |
| 附录C 同治年间铅山县市镇、墟市情况表 | 第91页 |
| 附录D 同治年间玉山县市镇、墟市情况表 | 第91-92页 |
| 附录E 同治年间上饶县市镇、墟市情况表 | 第92-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