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仪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在线监测的定义与要求 | 第11-12页 |
| ·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13页 |
| ·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 ·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15-16页 |
| 2 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的原理 | 第16-30页 |
|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机械特性参数的定义 | 第17-21页 |
| ·机械特性试验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 ·机械特性参数的定义及对真空断路器性能的影响 | 第18-21页 |
| ·课题需采集的信号 | 第21页 |
| ·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21-23页 |
| ·换位点的确定 | 第21-22页 |
| ·位移量的确定 | 第22页 |
| ·速度量的确定 | 第22-23页 |
| ·信号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23-29页 |
| ·分、合闸线圈电流信号的检测 | 第23-25页 |
| ·主回路电流、电压信号的监测 | 第25-26页 |
| ·动触头行程信号的监测 | 第26-28页 |
| ·辅助触点状态信号的监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硬件设计 | 第30-43页 |
| ·硬件设计总体概述 | 第30-33页 |
| ·在线监测系统原理框图 | 第30-31页 |
|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31-33页 |
| ·各功能模块设计 | 第33-42页 |
| ·分、合闸线圈电流处理电路 | 第33-34页 |
| ·主回路电流信号处理电路 | 第34-35页 |
| ·主回路电压信号处理电路 | 第35-36页 |
| ·脉冲信号处理电路 | 第36-38页 |
| ·A/D采样转换 | 第38页 |
| ·辅助触点状态变化信号处理电路 | 第38-39页 |
| ·数据存储器外扩电路 | 第39-40页 |
| ·CAN现场通讯接口电路 | 第40-41页 |
| ·电源设计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通讯设计 | 第43-54页 |
| ·CAN现场总线特性概述 | 第43-45页 |
| ·CAN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 ·dsPIC30F5015的 CAN模块 | 第46-47页 |
| ·PCA82C250收发器 | 第47-49页 |
| ·CAN232MB智能协议转换器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软件设计 | 第54-65页 |
| ·单片机主程序设计 | 第54-58页 |
| ·合闸采样程序和分闸采样程序 | 第55-56页 |
| ·A/D中断服务程序和写数据子程序 | 第56-57页 |
| ·开关量中断服务程序 | 第57-58页 |
| ·CAN通讯程序 | 第58-60页 |
| ·上位机处理程序 | 第60-64页 |
| ·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 | 第61页 |
| ·系统模块及流程图 | 第61-62页 |
| ·主界面和历史数据查询界面设计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6 电磁兼容设计部分 | 第65-72页 |
| ·电磁兼容分析概述 | 第65-66页 |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66-67页 |
| ·接地技术 | 第66页 |
| ·电磁屏蔽技术 | 第66-67页 |
| ·滤波技术 | 第67页 |
| ·隔离技术 | 第67页 |
| ·PCB的设计 | 第67-69页 |
| ·PCB元器件的布局 | 第68页 |
| ·电源线设计 | 第68页 |
| ·地线设计 | 第68页 |
| ·退耦电容配置 | 第68-69页 |
|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69-71页 |
| ·指令冗余技术 | 第69-70页 |
| ·监视定时器 | 第70页 |
| ·数字滤波技术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7 试验结果 | 第72-75页 |
| 8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 A 在线监测单元 PCB图 | 第81-82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