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前言第14-19页
 1.异丙酚简介第14-16页
 2.盐酸利多卡因简介第16页
 3.静脉注射亚微乳剂简介第16-17页
 4.异丙酚复方制剂的意义第17-18页
 5.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第18-19页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第19-28页
 一 仪器与试药第19页
  1. 仪器第19页
  2. 试剂与药品第19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19-27页
  1. 异丙酚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19-21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19-20页
   ·异丙酚的HPLC色谱条件第20页
   ·色谱图第20页
   ·系统适应性试验第20-21页
  2. 盐酸利多卡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1页
  3. 异丙酚—盐酸利多卡因复方亚微乳剂的体外分析方法建立第21-25页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21-22页
   ·异丙酚—盐酸利多卡因复方亚微乳剂色谱条件第22页
   ·方法专属性考察第22-23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3页
   ·精密度试验第23-24页
   ·回收率试验第24-25页
   ·溶液稳定性考察第25页
   ·样品含量测定第25页
  4. 异丙酚和盐酸利多卡因的影响因素试验第25-27页
   ·高温试验第25-26页
   ·高湿试验第26-27页
   ·光照试验第27页
 三 讨论第27页
 四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二章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第28-42页
 一 仪器与试药第28-29页
  1. 仪器第28页
  2. 药品与试剂第28页
  3. 试验动物第28-29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29-41页
  1.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初步评价方法第29-30页
   ·药典法第29-30页
   ·离心分光光度法——乳剂稳定性参数第30页
   ·平均粒径及粒度分布第30页
  2.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处方筛选第30-35页
   ·处方中主药含量的确定第30-32页
   ·单因素考察法第32-34页
   ·正交优化试验第34-35页
  3.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初乳的制备工艺考察第35-40页
   ·制备工艺的单因素考察第35-37页
   ·制备工艺的正交设计第37-38页
   ·超声分散法制备乳剂第38-39页
   ·微射流法制备乳剂第39页
   ·灭菌对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影响第39-40页
  4.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处方及制备工艺的确定第40-41页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处方第40页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制备工艺第40-41页
 三 讨论第41页
 四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考察第42-53页
 一 仪器与试药第42页
  1. 仪器第42页
  2. 试剂与药品第42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42-52页
  1.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理化性质考察第42-46页
   ·粒径与粒度分布第42-43页
   ·乳剂的ζ电位测定第43-44页
   ·渗透压的测定第44-45页
   ·乳剂粘度及流变性质的考察第45-46页
   ·酸值的测定第46页
   ·过氧化值测定第46页
   ·PH值测定第46页
  2.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稳定性考察第46-52页
   ·亚微乳剂的主药含量测定第47页
   ·加速试验第47-48页
   ·长期试验第48-49页
   ·配伍稳定性考察第49页
   ·光照试验第49-51页
   ·冻-融试验第51页
   ·冷热循环试验第51-52页
 三 讨论第52页
 四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一般药理及初步药效学研究第53-62页
 一 仪器与材料第53页
  1. 仪器第53页
  2. 药品与试剂第53页
  3. 实验动物第53页
 二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53-60页
  1. 一般药理学试验第53-59页
   ·溶血性试验第53-56页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刺激性考察第56-57页
   ·过敏性试验第57页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急性毒性考察第57-59页
  2.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初步药效学研究第59-60页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作用第59-60页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麻醉效应考察第60页
 三 讨论第60-61页
 四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的体内药动学研究第62-70页
 一 仪器与试药第62页
  1. 仪器第62页
  2. 药品与试剂第62页
  3. 试验动物第62页
 二 方法与结果第62-69页
  1. 生物样品中异丙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第62-65页
   ·色谱条件第62-63页
   ·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第63页
   ·血浆样品的处理第63页
   ·溶液的配制第63页
   ·分离度与专属性第63-64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4页
   ·精密度试验第64页
   ·回收率试验第64-65页
   ·稳定性试验第65页
  2. 复方异丙酚亚微乳剂药动学试验第65-69页
   ·给药方案第66页
   ·测试结果第66-68页
   ·药动学参数计算第68-69页
 三 讨论第69页
 四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全文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发表文章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法官与律师关系
下一篇:促血管生成素-1和-2在外阴癌前疾病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