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浮生六记》的现代性因素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浮生六记》研究概述 | 第7-9页 |
二、本课题提出的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三、本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5页 |
第一章 《浮生六记》的作者和流传 | 第15-22页 |
一、作者及其生平 | 第15-20页 |
二、《浮生六记》的流传及后二记的真伪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浮生六记》思想内容方面的现代性因素 | 第22-43页 |
一、注重表现平凡人的自我人生 | 第22-25页 |
二、真实、自然的文学创作观 | 第25-27页 |
三、至情至性崇尚艺术的自由生命价值观 | 第27-41页 |
四、略论陈芸沈复之纳妾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浮生六记》艺术形式上体现出的现代性因素 | 第43-61页 |
一、文体特点的现代性因素 | 第43-48页 |
二、重视抒情体现出的现代性因素 | 第48-53页 |
三、语言风格的现代性追求 | 第53-58页 |
四、叙事视角体现出的现代性因素 | 第58-60页 |
五、由古典向现代过渡的结构特点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浮生六记》现代性因素的成因 | 第61-66页 |
一、明末以来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 第61-63页 |
二、晚明小品文的影响 | 第63-65页 |
三、苏州地域文化的影响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浮生六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第66-70页 |
一、《浮生六记》对《红楼梦》的继承和发展 | 第66-68页 |
二、《浮生六记》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 | 第68-70页 |
注释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