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1 引言 | 第11-21页 |
| ·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 第11-13页 |
| ·图像的分类 | 第12页 |
| ·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9-21页 |
| ·小结 | 第21页 |
| 2 金相图像的采集 | 第21-26页 |
| ·研究材料的选择 | 第21页 |
| ·金相试样的制备 | 第21-23页 |
| ·试样的制备过程 | 第22-23页 |
| ·图像采集前准备 | 第23页 |
| ·图像采集 | 第23-24页 |
| ·金相图像的标定 | 第24-26页 |
| ·标定方法 | 第24-25页 |
| ·金相采集系统的标定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页 |
| 3 图像预处理 | 第26-42页 |
| ·图像类型的选择 | 第27-28页 |
| ·图像增强 | 第28-31页 |
| ·灰度变换法 | 第28页 |
| ·直方图处理 | 第28-30页 |
| ·增强结果 | 第30-31页 |
| ·亮度不均匀校正 | 第31-35页 |
| ·同态滤波校正不均匀度原理 | 第31-33页 |
|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 ·图像的平滑滤波 | 第35-40页 |
| ·空间域滤波 | 第35页 |
| ·频率域滤波 | 第35-36页 |
| ·基于小波变换的滤波处理 | 第36-38页 |
| ·平滑滤波效果比较 | 第38-40页 |
| ·预处理算法分析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4 图像分割 | 第42-78页 |
| ·常用分割方法 | 第43-57页 |
| ·基于灰度门限的分割方法 | 第43-47页 |
| ·基于模糊聚类技术的图像分割 | 第47-50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割 | 第50-53页 |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割 | 第53-55页 |
| ·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 ·基于灰度图像二维统计信息的改进遗传 FCM 算法 | 第57-70页 |
|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 | 第57-62页 |
| ·点灰度—区域灰度二维直方图的构建 | 第62-64页 |
| ·二维直方图与 FCM 算法 | 第64-66页 |
| ·算法的实现 | 第66-68页 |
| ·实验结果 | 第68-70页 |
| ·边缘检测算法 | 第70-78页 |
| ·经典边缘检测算法 | 第71-72页 |
| ·基于多尺度多结构元数学形态学梯度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 | 第72-78页 |
| ·小结 | 第78页 |
| 5 特征提取 | 第78-86页 |
| ·区域标记算法 | 第79-80页 |
| ·区域矩特征 | 第80-81页 |
| ·形状特征参数的提取 | 第81-85页 |
| ·区域标记后目标颗粒面积的计算 | 第81-82页 |
| ·区域标记后目标颗粒周长的计算 | 第82-83页 |
| ·其它参数 | 第83-84页 |
| ·实验结果 | 第84-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6 铸铁金相检验 | 第86-92页 |
|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 第88-91页 |
| ·石墨形态对球墨铸铁的影响 | 第88页 |
| ·球墨铸铁球化率评级 | 第88-90页 |
| ·球墨铸铁其它参数的确定 | 第90页 |
| ·实验结果 | 第90-91页 |
| ·可锻铸铁石墨几何特征参数提取 | 第91-92页 |
| ·灰铸铁片状石墨的几何特征参数提取 | 第92页 |
| ·小结 | 第92页 |
| 7 软件系统结构 | 第92-94页 |
| 8 结论 | 第94-95页 |
| 9 建议 | 第95-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