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一般阐述 | 第7-17页 |
(一) 对两个基本范畴的释义 | 第7-11页 |
1、责任 | 第7-9页 |
2、科学家 | 第9-11页 |
(二) 科学家社会责任及其发展历程 | 第11-16页 |
1、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2、科学家负有的社会责任 | 第13-16页 |
(三) 研究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意义 | 第16-17页 |
1、有助于科学家自身“求真”与“求善”的统一 | 第16-17页 |
2、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 第17页 |
3、有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17页 |
二、近代以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对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挑战 | 第17-23页 |
(一) 科学发展对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挑战 | 第17-20页 |
1、生化武器 | 第17-18页 |
2、核武器 | 第18页 |
3、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 第18页 |
4、纳米技术 | 第18-19页 |
5、克隆技术与人类克隆危机 | 第19-20页 |
(二) 非科技因素对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挑战 | 第20-21页 |
1、心理困惑 | 第20页 |
2、社会的科学责任观淡薄 | 第20-21页 |
(三) 科学家忽视社会责任造成的危害 | 第21-23页 |
1、极端爱国精神驱使的哈伯 | 第21-22页 |
2、曼哈顿工程与核武器 | 第22-23页 |
三、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及行为塑造 | 第23-27页 |
(一) 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 | 第23-24页 |
1、价值理念和规范要求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 | 第23-24页 |
2、科学活动是一种价值追求活动,是一种职业活动、社会事业 | 第24页 |
(二) 科学家的个体行为塑造 | 第24-26页 |
1、深沉独到的理论修养 | 第24-25页 |
2、自我超越的创新精神 | 第25页 |
3、推广科学知识的科普意识 | 第25页 |
4、强烈执着的社会责任感 | 第25-26页 |
(三) 科学家群体的行为塑造 | 第26-27页 |
1、要具备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 第26页 |
2、科研手段和方法更符合人道 | 第26页 |
3、塑造科技成果伦理预见和评价的能力与机制 | 第26-27页 |
4、塑造正确合理的自我评价机制 | 第27页 |
四、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对策性研究 | 第27-39页 |
(一) 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对策性研究的多学科思考 | 第27-34页 |
1、法律学角度: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的统一 | 第27-29页 |
2、社会学角度:科学与社会的统一 | 第29-32页 |
3、伦理学角度:科学与伦理的内在统一 | 第32-34页 |
(二) 促使科学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对策 | 第34-39页 |
1、强化科学家的科学良心 | 第35-36页 |
2、内化科学研究的规范 | 第36-37页 |
3、建立和完善利益调控机制 | 第37-38页 |
4、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 第38页 |
5、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