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中国境外投资法律保护的原因分析 | 第15-20页 |
(一) 境外投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 第15-16页 |
1. 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的自然资源 | 第15页 |
2. 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 | 第15页 |
3. 有利于绕开贸易壁垒来扩大出口 | 第15-16页 |
4. 有利于吸收同时代各国发展的优秀成果 | 第16页 |
(二) 投资者在境外投资活动中面临着特殊的投资风险 | 第16-18页 |
1. 主权风险 | 第16-17页 |
2. 政治风险 | 第17页 |
3. 法律风险 | 第17-18页 |
(三) 对境外投资进行法律保护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 第18-20页 |
1. 境外投资保险制度 | 第18-19页 |
2. 境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 | 第19页 |
3. 其他方面的措施 | 第19-20页 |
二、中国境外投资的国内法保护 | 第20-24页 |
(一) 中国现有的境外投资国内法规范 | 第20-22页 |
1. 关于境外企业审批管理的专门法规 | 第21页 |
2. 关于境外投资企业外汇管理的法规 | 第21页 |
3. 关于境外投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法规 | 第21页 |
4. 关于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的法规 | 第21-22页 |
5. 关于处理境外投资风险和障碍的规定 | 第22页 |
(二) 中国现有的境外投资国内法保护的具体表现 | 第22-24页 |
1. 建立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 | 第22页 |
2. 实施中国居民(国民)申请启动税务相互协商程序 | 第22-23页 |
3. 采取逐步放松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政策 | 第23-24页 |
三、中国境外投资的国际法保护 | 第24-32页 |
(一)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 第24-26页 |
1. 协定中相关术语的定义 | 第24-25页 |
2. 投资待遇 | 第25页 |
3. 征收的规定 | 第25页 |
4. 损害和损失补偿 | 第25-26页 |
5. 投资和收益的汇回 | 第26页 |
6. 投资争议的解决 | 第26页 |
(二)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 第26-27页 |
1. 营业利润 | 第27页 |
2. 股息、利息与特许权使用费 | 第27页 |
3. 税收无差别待遇 | 第27页 |
4. 避免双重征税方法 | 第27页 |
5. 其他规定 | 第27页 |
(三) 多边投资保护协定 | 第27-32页 |
1.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 第28-29页 |
2. 《服务贸易总协定》 | 第29-31页 |
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第31页 |
4.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 第31-32页 |
四、中国境外投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一) 境外投资的保护性法规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1. 立法严重滞后 | 第33页 |
2. 境外投资国内立法效力层次低 | 第33页 |
3. 政策法规缺乏透明度 | 第33-34页 |
(二) 缺乏境外投资保证制度 | 第34-35页 |
(三)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待遇不一致 | 第35页 |
(四) 国内法和国际法之间缺乏协调性 | 第35-37页 |
1. 关于投资者的规定 | 第35-36页 |
2. 关于代位权的规定 | 第36页 |
3. 国内法对利用MIGA保护境外投资的规定有限 | 第36-37页 |
五、加强对中国境外投资保护的法律建议 | 第37-48页 |
(一) 国内法方面 | 第37-45页 |
1. 建立完善的境外投资法律体系 | 第37-40页 |
2. 建立境外投资保证制度 | 第40-44页 |
3. 加强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保护力度 | 第44-45页 |
(二) 国际法方面 | 第45-48页 |
1. 加强中国境外投资双边条约的缔结与适用 | 第45-47页 |
2. 充分利用中国境外投资的多边公约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