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页 |
三、本论文的提出 | 第13-14页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数字图书馆 | 第15-24页 |
·神话般的数字地球 | 第15-16页 |
·知识宝库——数字图书馆 | 第16-18页 |
·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架构及特征 | 第16页 |
·数字图书馆的基础网络架构 | 第16-18页 |
·中美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 | 第18-21页 |
·美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括 | 第18-19页 |
·中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情况 | 第19-20页 |
·与美国相比,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数字图书馆教育是时代要求的产物 | 第21-24页 |
·数字图书馆教育产生的驱动力 | 第21-22页 |
·数字图书馆教育的紧迫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中国数字图书馆教育调查统计 | 第24-41页 |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开设简况调查统计 | 第26-30页 |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开设简况(如表1) | 第26页 |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的地理分布(如图1所示) | 第26-28页 |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所在院系情况 | 第28页 |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专业层次 | 第28-30页 |
·我国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各院校数字图书馆课程开设情况调查统计 | 第30-38页 |
·我国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以及数字图书馆课程开设情况调查表 | 第30-33页 |
·可以查到的有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院校 | 第33页 |
·我国开设数字图书馆课程的院系情况 | 第33-34页 |
·数字图书馆教育层次 | 第34-35页 |
·各院系教育的侧重点 | 第35页 |
·数字图书馆教育地理分布 | 第35-36页 |
·数字图书馆课程名称 | 第36页 |
·我国数字图书馆开设情况调查统计 | 第36-37页 |
·调查结果显示 | 第37-38页 |
·我国数字图书馆教育的教学条件等情况的调查 | 第38-41页 |
·选择开展调查的院校 | 第38页 |
·调查情况表 | 第38-40页 |
·调查结果显示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美国数字图书馆教育调查统计 | 第41-49页 |
·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历程 | 第41-42页 |
·美国数字图书馆教育开设情况调查 | 第42-46页 |
·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调查情况表 | 第43-45页 |
·调查结果显示 | 第45-46页 |
·美国数字图书馆教育的教学条件等情况的调查 | 第46-49页 |
·调查情况表 | 第46-48页 |
·调查结果显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中美数字图书馆教育比较分析 | 第49-58页 |
·历史背景决定发展差异 | 第49页 |
·经济和技术条件 | 第49-51页 |
·美国 | 第49-50页 |
·中国 | 第50-51页 |
·教育状况分析 | 第51-55页 |
·数字图书馆开设的院系(所) | 第51页 |
·专业情况 | 第51-52页 |
·专业层次 | 第51-52页 |
·地域分布 | 第52页 |
·专业教学 | 第52-54页 |
·专业教学计划 | 第52页 |
·培养目标 | 第52-53页 |
·课程内容 | 第53-54页 |
·课程体系 | 第54页 |
·授课方式 | 第54页 |
·教学实践 | 第54-55页 |
·设施与教学条件 | 第55-56页 |
·师资队伍建设 | 第56页 |
·当前中国数字图书馆教育与美国存在的差距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中国数字图书馆教育改进方向研究 | 第58-61页 |
·教育要面向从业资格认证 | 第58页 |
·教育信息化 | 第58页 |
·课程内容更加体系化 | 第58-59页 |
·要充分运用好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 | 第59页 |
·教育方法论 | 第59-60页 |
·教育职业化 | 第60页 |
·教育要面向就业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
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