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29页 |
·稀土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第13-17页 |
·稀土元素和稀土配合物光致发光分类 | 第13-14页 |
·稀土有机配合物光致发光机理 | 第14页 |
·配体到中心离子能量传递 | 第14-17页 |
·第一配体结构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第二配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16页 |
·多核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16-17页 |
·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光致发光稀土有机配合物材料 | 第17-19页 |
·光致发光稀土-高分子配合物材料 | 第19-25页 |
·掺杂型稀土高分子 | 第19-21页 |
·键合型稀土高分子 | 第21-25页 |
·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材料的应用 | 第25-28页 |
·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 | 第25页 |
·稀土光转换薄膜 | 第25-26页 |
·电致发光显示 | 第26页 |
·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在微腔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法 | 第27-28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29-33页 |
·邻氨基苯甲酸-联吡啶混配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29-30页 |
·邻氨基苯甲酸-联吡啶混配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29页 |
·邻氨基苯甲酸-联吡啶稀土配合物的结构与发光性能表征 | 第29-30页 |
·侧链带有邻氨基苯甲酸的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30-32页 |
·线型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合成 | 第30页 |
·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侧链带有醛基的线型聚苯乙烯 | 第30-31页 |
·侧链带有邻氨基苯甲酸的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2页 |
·以聚PS为主链稀土-高分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32-33页 |
3 邻氨基苯甲酸-联吡啶混配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 第33-42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原料与仪器 | 第33-34页 |
·主要原料 | 第33-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邻氨基苯甲酸-联吡啶混配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 第34-35页 |
·稀土盐酸盐EuCl_3·6H_2O和YCl_3·6H_2O的制备 | 第34页 |
·邻氨基苯甲酸-2,2’-联吡啶铕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34-35页 |
·邻氨基苯甲酸-2,2’-联吡啶(Eu~(3+)、Y~(3+))混配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35页 |
·邻氨基苯甲酸-2,2’-联吡啶稀土配合物化学结构的表征 | 第35-36页 |
·邻氨基苯甲酸-2,2’-联吡啶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考察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稀土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36-37页 |
·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 | 第37页 |
·稀土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37-38页 |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 第38-39页 |
·掺杂离子含量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荧光增强机理探讨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侧链带有醛基的线型聚苯乙烯的研究 | 第42-55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原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主要原料 | 第42-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线型氯甲基聚苯乙烯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第43-44页 |
·反应过程 | 第43-44页 |
·氯甲基化程度的测定(佛尔哈德法) | 第44页 |
·氯甲基聚苯乙烯的红外表征 | 第44页 |
·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侧链带有醛基的线型聚苯乙烯 | 第44-45页 |
·反应过程 | 第44-45页 |
·考察各种因素对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45页 |
·氯甲基化程度的测定 | 第45页 |
·侧链带有醛基的线型聚苯乙烯的红外表征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氯甲基聚苯乙烯与对羟基苯甲醛的反应过程及相转移催化机理 | 第45-47页 |
·CMPS与反应产物的红外光谱 | 第47-48页 |
·各种因素对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48-53页 |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第48-49页 |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溶剂极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体系中有机相百分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 侧链带有邻氨基苯甲酸的聚苯乙烯的制备与表征 | 第55-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原料与仪器 | 第55-56页 |
·主要原料 | 第55页 |
·主要仪器 | 第55-56页 |
·侧链带有邻氨基苯甲酸的聚苯乙烯的制备与表征 | 第56-57页 |
·反应过程 | 第56页 |
·侧链带有邻氨基苯甲酸的聚苯乙烯的红外表征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