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废气再循环(EGR)技术 | 第11-14页 |
1-2-1 NOX、SOOT 生成机理 | 第11-12页 |
1-2-2 EGR 进气方式的选择 | 第12-13页 |
1-2-3 EGR 率的计算方法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发展 | 第14-16页 |
1-3-1 国外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发展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的发展 | 第15-16页 |
§1-4 排放法规 | 第16-18页 |
1-4-1 国外排放法规的发展 | 第16-17页 |
1-4-2 国内排放法规的发展 | 第17-18页 |
§1-5 内燃机燃烧过程模拟计算及应用 | 第18-21页 |
1-5-1 内燃机数值模拟发展 | 第18-20页 |
1-5-2 模拟软件介绍 | 第20-21页 |
§1-6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第22-30页 |
§2-1 BOOST 模型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2-1-1 热力基本方程 | 第22-23页 |
2-1-2 燃烧模型 | 第23-25页 |
2-1-3 排放模型 | 第25-27页 |
§2-2 FIRE 模型基本理论 | 第27-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增压中冷柴油机EGR 进气系统设计 | 第30-48页 |
§3-1 增压中冷柴油机EGR 进气系统 | 第30-31页 |
§3-2 文丘里管结构优化 | 第31-40页 |
3-2-1 进排气压差 | 第31-32页 |
3-2-2 文丘里管理论计算 | 第32-35页 |
3-2-3 文丘里管基于三维数值计算的结构优化 | 第35-36页 |
3-2-4 文丘里管计算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2-5 实验验证 | 第39-40页 |
§3-3 多缸EGR 分配均匀性的数值分析 | 第40-47页 |
3-3-1 多缸EGR 系统三维模型 | 第40-42页 |
3-3-2 多缸EGR 分配均匀性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EGR 增压中冷柴油机模拟与实验研究 | 第48-66页 |
§4-1 带EGR 增压中冷柴油机BOOST 模型 | 第48-50页 |
§4-2 EGR 率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50-55页 |
4-2-1 EGR 率对低负荷时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2 EGR 率对中负荷时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51-53页 |
4-2-3 EGR 率对高负荷时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 ECE R-49 十三工况模拟研究 | 第55-57页 |
§4-4 EGR 率MAP 图的确定 | 第57-61页 |
§4-5 柴油机台架实验 | 第61-64页 |
4-5-1 发动机台架及所用测量仪器 | 第61-62页 |
4-5-2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4-5-3 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