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气藏低速渗流特征实验与单井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6-15页 |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启动压力梯度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6-13页 |
·达西定律回顾 | 第6-8页 |
·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启动压力梯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大牛地气藏储层特征实验研究 | 第15-29页 |
·概述 | 第15页 |
·储层岩心基本物性参数测定 | 第15-17页 |
·薄片分析实验 | 第17-20页 |
·实验方法 | 第17页 |
·薄片鉴定分析 | 第17-20页 |
·压汞实验 | 第20-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特征参数计算与分析 | 第20-25页 |
·扫描电镜实验 | 第25-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扫描图象分析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3 大牛地气藏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 第29-45页 |
·概述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实验条件 | 第30-31页 |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44页 |
·岩心渗流曲线和克氏回归曲线 | 第32-39页 |
·低速非达西渗流现象的判定 | 第39-40页 |
·启动压力梯度计算 | 第40-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4 低渗透气藏柱坐标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及求解 | 第45-62页 |
·模型假设条件 | 第45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5-49页 |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运动方程 | 第45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45-47页 |
·质量流速、流度和密度的定义及浓度表示方法 | 第47-48页 |
·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定解条件 | 第49-51页 |
·内边界条件 | 第49页 |
·外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初始条件 | 第50页 |
·产量项的处理 | 第50-51页 |
·渗流数学模型有限差分与数值求解 | 第51-61页 |
·压力方程推导 | 第51-53页 |
·压力和饱和度方程差分 | 第53-60页 |
·线性方程组解法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5 程序的结构与功能 | 第62-68页 |
·概述 | 第62页 |
·程序设计构想 | 第62页 |
·程序计算流程 | 第62-64页 |
·程序模块结构及功能 | 第64-67页 |
·程序的功能及运行环境 | 第67-68页 |
·程序功能 | 第67页 |
·程序运行环境 | 第67-68页 |
6 大牛地气藏单井数值模拟研究 | 第68-83页 |
·概述 | 第68页 |
·程序的检验 | 第68-70页 |
·启动压力梯度对压力场分布特征影响研究 | 第70-78页 |
·不同渗透率均质储层压力波传播特征 | 第72-75页 |
·同一均质储层不同启动压力梯度的压力波传播特征 | 第75-76页 |
·复合地层压力波传播特征 | 第76-78页 |
·启动压力梯度对生产指标和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的影响 | 第78-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7 结论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