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含缺陷圆形薄膜的有限变形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论文研究的工程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有限变形材料的出现及发展第8页
  1-1-2 有限变形材料的力学特性第8-9页
  1-1-3 含缺陷圆形薄膜的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的回顾及现状第9-15页
  1-2-1 本构理论的回顾及研究现状第9-14页
  1-2-2 薄膜问题的回顾与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第二章 有限变形理论基础第16-27页
 §2-1 有限变形理论的基本框架第16-20页
  2-1-1 几何方程第16-19页
  2-1-2 平衡方程第19-20页
 §2-2 本构方程第20-26页
  2-2-1 物质客观性原理第21-22页
  2-2-2 对称性原理第22页
  2-2-3 基于能量守恒的本构方程第22-25页
  2-2-4 Blatz-Ko 本构方程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一个新的有限变形本构模型第27-38页
 §3-1 三种本构模型的阐述第27-28页
  3-1-1 Neo-Hookean 本构模型和Mooney-Rivlin 本构模型第27页
  3-1-2 高玉臣本构模型第27-28页
 §3-2 新的本构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3-3 新模型特性的讨论第29-37页
  3-3-1 本构参数限制条件第29-30页
  3-3-2 小变形情形第30页
  3-3-3 单轴拉伸情形第30-33页
  3-3-4 双向拉伸情形第33-35页
  3-3-5 球膜膨胀情形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轴对称拉伸问题的研究第38-47页
 §4-1 问题描述第38-40页
  4-1-1 几何方程第38页
  4-1-2 平衡方程第38-39页
  4-1-3 本构方程第39-40页
 §4-2 求解问题的控制方程第40-41页
 §4-3 控制方程组的计算过程及结果第41-46页
  4-3-1 边界条件第41页
  4-3-2 计算步骤第41-42页
  4-3-3 外载荷对变形分布的影响第42-43页
  4-3-4 本构参数对局部变形的影响第43页
  4-3-5 本构参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第43-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垂直加载问题的研究第47-64页
 §5-1 问题描述第47-50页
  5-1-1 几何方程第47-48页
  5-1-2 平衡方程第48-49页
  5-1-3 本构方程第49-50页
 §5-2 参考构形(Lagrange 坐标)中求解薄膜问题的控制方程第50-52页
 §5-3 当前构形(Euler 坐标)中求解薄膜问题的控制方程第52-54页
 §5-4 控制方程组的计算过程及结果第54-63页
  5-4-1 边界条件第54页
  5-4-2 计算步骤第54页
  5-4-3 计算结果第54-60页
  5-4-4 计算结果的讨论第60-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第64页
 §6-2 未来研究的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计算与设计
下一篇:La0.67Ca0.33Mn1-xFexO3薄膜的制备及物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