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单位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内 容 提 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 | 第7-9页 |
(一) 目前理论界关于单位犯罪概念的主要观点 | 第7页 |
(二) 对现存主要观点的分析 | 第7-9页 |
二、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 | 第9-11页 |
(一) 犯罪主体的复合性 | 第9页 |
(二) 主观罪过的多样性 | 第9-10页 |
(三) 客观表现的整体性 | 第10页 |
(四) 严格的法定性 | 第10-11页 |
三、单位犯罪主体的界定 | 第11-22页 |
(一)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司法确认 | 第11-13页 |
(二) 单位犯罪主体的种类 | 第13-15页 |
(三) 认定单位犯罪主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15-22页 |
1、几种特殊对象能否成立单位犯罪主体问题 | 第15-20页 |
2、单位犯罪中自然人兼犯其他罪行的罪数问题 | 第20-21页 |
3、单位共同犯罪的定罪与处罚问题 | 第21-22页 |
四、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 第22-32页 |
(一)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 第22-24页 |
(二) 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 | 第24-32页 |
1、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 第24-27页 |
2、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第27-32页 |
五、单位犯罪的立法完善与建议 | 第32-34页 |
(一) 惩治单位犯罪的实体法立法完善 | 第32-34页 |
(二) 惩治单位犯罪的程序法立法完善 | 第34页 |
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详 细 摘 要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