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前言 | 第1页 |
一、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基础 | 第4-12页 |
(一) 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正当性 | 第4-6页 |
1、精神损害与精神损害赔偿 | 第4-5页 |
2、精神损害事实的存在应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客观依据 | 第5-6页 |
3、有损害就应有救济 | 第6页 |
(二) 对反对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观点的剖析 | 第6-12页 |
1、析“违约精神损害不可预见” | 第6-8页 |
2、析“取证困难” | 第8-9页 |
3、析“估算不易” | 第9页 |
4、析“精神损害可以通过侵权法获得救济” | 第9-11页 |
5、析“会形成缔约风险” | 第11-12页 |
二、各国对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 第12-15页 |
1、英美法 | 第12-13页 |
2、法国法 | 第13页 |
3、德国法 | 第13-14页 |
4、澳大利亚法及瑞士法 | 第14页 |
5、国际统一立法 | 第14-15页 |
三、我国实践中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分析 | 第15-23页 |
1、骨灰盒保管合同纠纷案 | 第15-18页 |
2、旅游合同纠纷案 | 第18-19页 |
3、胶卷冲扩合同纠纷案 | 第19-20页 |
4、婚庆服务合同纠纷案 | 第20-21页 |
5、房屋装修合同纠纷案 | 第21-22页 |
6、培训合同纠纷案 | 第22-23页 |
四、对我国立法规定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 | 第23-27页 |
(一) 模式选择 | 第23-24页 |
(二) 法律依据 | 第24页 |
(三) 对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 | 第24-26页 |
(四) 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情形 | 第26-27页 |
五、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后记 | 第31-3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3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