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诉讼制度论文--证据制度论文

论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引言第1-15页
第一章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内容概述第15-23页
 一、证人概述第15-17页
  (一) 证人的历史概念第15页
  (二) 对证人概念的比较法考察第15-16页
  (三) 我国对证人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概述第17-23页
  (一)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内容第17页
  (二)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性质第17-18页
  (三)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立法的比较法概况考察第18-19页
  (四)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法理分析第19-23页
第二章 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第23-28页
 一、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二、对我国证人不出庭作证现状的原因分析第24-28页
  (一) 法律层次上的原因第24-25页
  (二) 社会文化层次上的原因第25-26页
  (三) 证人自身心理层次的原因第26-27页
  (四) 司法部门层次上的原因第27-28页
第三章 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重构之一——实体内容设置第28-40页
 一、建立证人适格制度第28-30页
 二、法律上规定强制证人出庭制度第30-34页
  (一)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比较法考察第30-31页
  (二)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历史依据第31-32页
  (三) 在我国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32页
  (四)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意义第32-33页
  (五)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层次设计第33-34页
 三、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保障制度第34-40页
  (一) 权利保障的实体内容第34-37页
  (二) 权利保障的程序操作第37-40页
第四章 对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重构之二——程序规则设置第40-49页
 一、证人的传唤程序设置第40-42页
  (一) 比较法考察第40-41页
  (二)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41-42页
 二、证人的证前保证程序设置第42-44页
  (一) 比较法考察第42页
  (二)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42-44页
 三、询问证人的程序设置第44-47页
  (一) 比较法考察第44-46页
  (二)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46-47页
 四、建立直接言词原则第47-49页
  (一) 比较法考察第47-48页
  (二)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48-49页
第五章 证人出庭作证的一些特殊问题第49-55页
 一、证人无法出庭作证以及证人无需出庭作证的情形第49-51页
  (一) 证人无法出庭作证简述第49-51页
  (二) 证人无需出庭作证简述第51页
 二、特殊种类证人出庭作证的不同构置第51-55页
  (一) 鉴定人的出庭作证问题第51-53页
  (二) 未成年人的出庭作证问题第53-55页
第六章 证人的拒证权第55-63页
 一、证人拒证权的概念第55页
 二、证人拒证权的历史渊源第55-56页
 三、拒证权的比较法考察第56-58页
 四、拒证权的类型存在及价值分析第58-59页
  (一) 因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拒证权及其价值分析第58页
  (二) 因职业关系而产生的拒证权及其价值分析第58-59页
  (三) 因保守国家秘密而产生的拒证权及其价值分析第59页
  (四) 由保护被告人权利而产生的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及其价值分析第59页
 五、我国拒证权的立法现状以及其构建第59-61页
  (一) 立法现状第59-60页
  (二) 拒证权的构建第60-61页
 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与证人拒证权的衡平第61-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视网膜的数学建模及其刺激脉冲合成方案的研究
下一篇: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期残留白血病细胞比例的预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