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型犯罪研究
|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 持有型犯罪的概述 | 第9-18页 |
| (一)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进程 | 第9-12页 |
| (二) 持有型犯罪的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 (三) 持有型犯罪的特点 | 第14-16页 |
| (四) 持有型犯罪的分类 | 第16-18页 |
| 二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理论基础及立法意义 | 第18-23页 |
| (一)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根据 | 第19-20页 |
| (二) 持有型犯罪独立化的根据 | 第20-21页 |
| (三) 持有型犯罪的正当性基础 | 第21-22页 |
| (四) 持有型犯罪的实用性根据 | 第22页 |
| (五)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意义 | 第22-23页 |
| 三 持有型犯罪的罪过形式 | 第23-27页 |
| (一) 持有型犯罪的认识因素 | 第24-26页 |
| (二) 持有型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 第26页 |
| (三) 持有型犯罪故意的两种类型 | 第26-27页 |
| 四 持有型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27-32页 |
| (一) 持有行为的属性 | 第27-31页 |
| (二) 持有型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31-32页 |
| 五 持有型犯罪相关诸问题研究 | 第32-39页 |
| (一) 持有型犯罪的停止形态 | 第32-34页 |
| (二) 持有型犯罪的罪数形态 | 第34-37页 |
| (三) 持有型犯罪的共犯问题 | 第37-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注释 | 第40-43页 |
| 参考资料 | 第43-47页 |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