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4页 |
|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分子遗传学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特征及其分类现状 | 第9-10页 |
| ·Xcc基因组研究概况及致病机制 | 第10页 |
| ·hrp基因概述 | 第10-12页 |
| ·hrp基因簇组成及功能 | 第10-11页 |
| ·hrp基因簇的调控机理 | 第11-12页 |
| ·效应物概述 | 第12-23页 |
| ·效应物的特征 | 第12-16页 |
| ·TTSS的特征 | 第12-14页 |
| ·效应物的特征 | 第14-16页 |
| ·avr基因的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 ·效应物的研究概况 | 第18-21页 |
| ·全基因组鉴定效应物系统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9页 |
| ·材料 | 第24-28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24-25页 |
| ·抗生素和其它药剂 | 第25-26页 |
| ·培养基 | 第26-27页 |
| ·溶液与缓冲液 | 第27-28页 |
| ·试材 | 第28页 |
| ·方法 | 第28-39页 |
| ·菌株培养条件及保存 | 第28-29页 |
| ·三亲本接合 | 第29页 |
| ·PCR反应 | 第29-31页 |
| ·引物设计 | 第29-30页 |
| ·模板制备 | 第30-31页 |
| ·反应体系 | 第31页 |
| ·反应条件 | 第31页 |
| ·PCR扩增产物检测 | 第31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1-32页 |
| ·总 DNA的提取 | 第32页 |
| ·DNA的纯化和 DNA的沉淀 | 第32页 |
|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 第32-33页 |
| ·DNA片段的回收 | 第33页 |
| ·DNA连接 | 第33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34页 |
| ·电脉冲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页 |
| ·CaCl_2法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34页 |
| ·转化 | 第34-35页 |
| ·电脉冲转化 | 第34页 |
| ·CaCl_2法化学转化 | 第34-35页 |
| ·质粒的提取 | 第35-36页 |
| ·快速碱裂解法少量提取质粒 DNA | 第35页 |
| ·质粒 DNA的大量提取 | 第35-36页 |
| ·黄单胞菌过敏性反应检测 | 第36页 |
| ·农杆菌过敏性反应检测 | 第36-37页 |
| ·植株的致病性试验 | 第37-38页 |
| ·β-半乳糖苷酶(GUS)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 ·定性检测 | 第38页 |
| ·定量检测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64页 |
| ·构建8004△avrBs1缺失突变体 | 第39-43页 |
| ·8004△avrBs1缺失突变体构建的技术路线avrBs1 | 第39-40页 |
| ·8004△avrBs1缺失突变体构建 | 第40-43页 |
| ·构建8004△hrpF缺失突变体 | 第43-47页 |
| ·构建8004△hrpF缺失突变体的技术路线 | 第43-44页 |
| ·8004△hrpF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 第44-47页 |
| ·AvrBs1转运功能区鉴定 | 第47-52页 |
| ·AvrBs1转运功能区鉴定技术路线 | 第47-48页 |
| ·AvrBs1功能区的鉴定 | 第48-52页 |
| ·构建效应物转运鉴定系统 | 第52-53页 |
| ·效应物转运鉴定系统构建技术路线 | 第52页 |
| ·效应物转运鉴定系统的构建 | 第52-53页 |
| ·鉴定新的效应物 XC0241 | 第53-59页 |
| ·鉴定新的效应物 XC0241技术路线 | 第53-54页 |
| ·鉴定 XC0241效应物 | 第54-56页 |
| ·XC0241突变体 HR及致病力检测 | 第56-57页 |
| ·XC0241 GUS活性检测 | 第57-59页 |
| ·鉴定新的效应物 XC3160 | 第59-64页 |
| ·鉴定新的效应物 XC3160技术路线 | 第59-60页 |
| ·鉴定 XC3160效应物 | 第60-61页 |
| ·XC3160突变体 HR及致病力检测 | 第61-62页 |
| ·XC3160 GUS活性检测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64-67页 |
| ·关于8004△avrBs1及8004 △hrpF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 第64页 |
| ·关于 Xcc 8004 AvrBs1的功能研究 | 第64页 |
| ·Xcc 8004avrBs1与 Hrp TTSS系统的关系 | 第64-65页 |
| ·关于Xcc 8004 AvrBs1功能区研究 | 第65页 |
| ·关于以AvrBs1转运功能区为转运报告系统鉴定效应物的可行性 | 第65页 |
| ·关于新的效应物 XC0241、XC3160的鉴定 | 第65-66页 |
| ·关于Xcc 8004效应物鉴定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 附录 | 第75-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