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几个概念 | 第12-13页 |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3-17页 |
·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物种保护等级的定性判定 | 第13-15页 |
·生物多样性现状 | 第13-14页 |
·物种保护等级的定性判定 | 第14-15页 |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判定 | 第15-17页 |
·定性判定 | 第15页 |
·定量判定 | 第15-17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第17-25页 |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17-19页 |
·地貌特点 | 第17-18页 |
·气候条件 | 第18页 |
·土壤类型 | 第18页 |
·植被类型 | 第18-19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及保护现状 | 第19-24页 |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 | 第19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第19-23页 |
·植物分类和系统的研究 | 第20-21页 |
·植物区系与地理 | 第21-22页 |
·微观形态 | 第22页 |
·栽培与繁殖 | 第22页 |
·共生真菌 | 第22-23页 |
·传粉生物学 | 第23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育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保育策略急待解决的问题 | 第24-25页 |
·生态学、居群生物学、分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 | 第24-25页 |
·重点保育区域的研究 | 第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数据收集 | 第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植物区系分区及区系特征 | 第27页 |
·区系差异分析方法 | 第27页 |
·海南岛与台湾和西双版纳的关系 | 第27-28页 |
·保护区域的关键地区判定 | 第28页 |
·最低保护区组合及其优先序判定 | 第28-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3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 | 第30-38页 |
·海南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第30-33页 |
·科内属、种的总数及其气候带类型 | 第30页 |
·属的地理成分 | 第30-33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 第33-36页 |
·物种丰富度高,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 第33-34页 |
·热带向亚热带过渡性强 | 第34页 |
·生活型多样,以附生兰为主 | 第34页 |
·特有种丰富 | 第34-36页 |
·属内种缺乏、种内变异大,为优质育种材料 | 第36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的关系 | 第36-37页 |
·海南岛与台湾、西双版纳野生兰科植物区系比较 | 第37-38页 |
·海南岛与台湾野生兰科植物区系比较 | 第37-38页 |
·海南岛与西双版纳野生兰科植物区系比较 | 第38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优先保护区域和最低保护区组合的研究 | 第38-43页 |
·海南岛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的判定 | 第40-41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最低保护区组合的判定 | 第41-43页 |
4 讨 论 | 第43-46页 |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 第43-44页 |
·PAD 和 PAE 的应用 | 第44页 |
·保护策略的高效性 | 第44-46页 |
5 结 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9页 |
附录 I | 第59-68页 |
附录II | 第68-78页 |
致 谢 | 第78-80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80-83页 |
附表 | 第8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