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9-10页 |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暗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0页 |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氮素营养水平的影响 | 第10-11页 |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11页 |
| ·大气CO_2浓度升高与高温交互作用对植物的影响 | 第11-12页 |
| ·氮素营养对植物的影响 | 第12页 |
|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枝条气袋法 | 第12页 |
| ·温室 | 第12页 |
| ·控制环境实验(Controlled environment,CE) | 第12-13页 |
| ·开顶式气室法(Open-top chambers,OTC) | 第13页 |
| ·自由CO2气体施肥装置(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 | 第13页 |
| ·生物圈2号 | 第13页 |
| ·蒙古栎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蒙古栎的分类位置、分布及利用 | 第13-14页 |
| ·蒙古栎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 ·实验设计 | 第16-17页 |
| ·测定方法、指标及相关公式 | 第17-19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0-61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 | 第20-23页 |
| ·对照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 | 第20页 |
| ·高温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 | 第20-21页 |
| ·CO_2倍增与高温交互作用下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 | 第21-22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之间对光合作用的动态影响 | 第22页 |
| ·讨论 | 第22-23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呼吸作用的动态变化 | 第23-27页 |
| ·对照条件下呼吸作用的动态变化 | 第23-24页 |
| ·高温条件下呼吸作用的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 ·CO_2倍增与高温交互作用下呼吸作用的动态变化 | 第25-26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之间对呼吸作用的动态影响 | 第26页 |
| ·讨论 | 第26-27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27-32页 |
| ·对照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27页 |
| ·高温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27-29页 |
| ·CO_2倍增与高温交互作用下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29页 |
| ·不同处理之间对色素含量的动态影响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蒙古栎幼苗叶片碳氮含量的变化 | 第32-34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蒙古栎幼苗叶片碳含量的变化 | 第32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蒙古栎幼苗叶片氮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蒙古栎幼苗叶片碳氮比的变化 | 第33页 |
| ·讨论 | 第33-34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蒙古栎幼苗碳水化合物的动态变化 | 第34-49页 |
| ·可溶性糖的动态变化 | 第34-37页 |
| ·淀粉的动态变化 | 第37-41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各组织可溶性糖含量的分配比例 | 第41-44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各器官淀粉含量的分配比例 | 第44-47页 |
| ·讨论 | 第47-49页 |
| ·不同处理条件下生物量的变化 | 第49-61页 |
| ·株高的变化 | 第49-50页 |
| ·基茎的变化 | 第50-51页 |
| ·总生物量的变化 | 第51-52页 |
| ·不同部位生物量的变化 | 第52-54页 |
| ·不同部位生物量的分配 | 第54-56页 |
| ·有关生物量的其它参数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7-61页 |
| 4 结论与问题 | 第61-64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问题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5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