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装置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排种器检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20页 |
·传统的方法 | 第9-10页 |
·计算机视觉方法 | 第10-11页 |
·光电法 | 第11-20页 |
·现有检测传感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光电传感器的设计 | 第22-36页 |
·光敏器件的选用原则 | 第22-23页 |
·光源的选择 | 第23-26页 |
·常用光源综合评价 | 第23-25页 |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特性 | 第25-26页 |
·光敏器件的选择 | 第26-34页 |
·常用光敏器件的评价 | 第26-28页 |
·硅光电池介绍 | 第28-34页 |
·传感器的整体设计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及电路图的绘制 | 第36-54页 |
·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 | 第36-40页 |
·单片机概况 | 第36-37页 |
·89C51 型单片机 | 第37-39页 |
·本设计中单片机接口的应用 | 第39-40页 |
·伟福仿真器介绍 | 第40-42页 |
·仿真器介绍 | 第40-41页 |
·仿真头简介 | 第41-42页 |
·单片机外围接口及播种性能处理方法 | 第42-48页 |
·种子流输入信号处理接口 | 第42-43页 |
·待统计粒距总数输入接口 | 第43-46页 |
·漏播、重播控制输入接口 | 第46页 |
·报警系统输出接口 | 第46-47页 |
·数据存储接口 | 第47-48页 |
·数据显示接口 | 第48页 |
·检测装置工作过程 | 第48-49页 |
·抗干扰电路设计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54-68页 |
·主程序模块 | 第54-55页 |
·输入模块 | 第55页 |
·外部中断0 模块 | 第55-56页 |
·外部中断1 模块 | 第56页 |
·定时中断0 模块 | 第56-57页 |
·存储模块 | 第57页 |
·统计模块 | 第57-58页 |
·显示模块 | 第58页 |
·报警模块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8页 |
第五章 检测装置性能的测试 | 第68-88页 |
·测试所需试验设备 | 第68-72页 |
·PSJ 型排种器性能试验台 | 第68-69页 |
·组合内窝孔排种器 | 第69-71页 |
·气力式精密大豆排种器 | 第71-72页 |
·实验的前期准备 | 第72-79页 |
·比较电压的的选取 | 第72-75页 |
·皮带速度标定 | 第75-76页 |
·排种器速度标定 | 第76-77页 |
·统计方法的确定 | 第77-79页 |
·实验方案与结果 | 第79-83页 |
·玉米台架试验方案与结果 | 第79-81页 |
·大豆台架实验方案与结果 | 第81-83页 |
·结果分析 | 第83-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基于Pro/E 的传感器的制造 | 第88-98页 |
·Pro/E 简介 | 第88-89页 |
·光电传感器的三维建模设计过程 | 第89-97页 |
·设计构想 | 第90页 |
·零件设计 | 第90-93页 |
·装配设计 | 第93-94页 |
·制造过程 | 第94-97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第98-102页 |
·全文总结 | 第98-99页 |
·本设计的不足和研究趋势 | 第99-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1 硬件设计中用到的芯片资料 | 第106-110页 |
附录2 软件系统程序 | 第110-113页 |
摘要 | 第113-115页 |
Abstract | 第115-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