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2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第13-16页
 (三) 本文研究的现实价值第16-18页
 (四) 本文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五) 本文研究创新点第19-20页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20-33页
 (一) 主体、客体与主体性、客体性第20-21页
 (二)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第21-27页
 (三)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第27-33页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顾第33-40页
 (一)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第33-34页
 (二)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功绩第34-35页
 (三)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第35-40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第40-46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第40-41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呼唤第41-42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第42-44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网络社会的迫切要求第44-46页
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第46-62页
 (一)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理想模式第46-48页
 (二)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第48-6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2-65页
后记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FDM物理层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下一篇:挑战·变革·整合--当传统媒介遇到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