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论 | 第8-9页 |
一、文学背景 | 第9-12页 |
二、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 | 第12-24页 |
(一) “轻死邀得”的现实追求 | 第12-15页 |
(二) 生命价值的失落 | 第15-17页 |
(三) 诗人式的生命体验方式 | 第17-24页 |
三、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 第24-35页 |
(一) 抒情形象的多样化塑造 | 第24-27页 |
1. 士兵将帅 | 第25页 |
2. 英雄少年 | 第25页 |
3. 失意游侠 | 第25页 |
4. 自放旷士 | 第25-26页 |
5. 征夫思妇 | 第26页 |
6. 都市弃妇 | 第26-27页 |
(二) 意象的特异表现 | 第27-33页 |
1. 风意象 | 第28-30页 |
2. 水意象 | 第30-31页 |
3. 鸟意象 | 第31-33页 |
(三) 诗歌形式的新追求 | 第33-35页 |
1. 诗歌形式 | 第33-34页 |
2. 句式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