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 | 第10页 |
|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 ·国内外钢管混凝土节点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第18-36页 |
| ·前言 | 第18页 |
| ·有限元法综述 | 第18-20页 |
| ·材料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 第20-34页 |
|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第20-22页 |
| ·增量理论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 | 第22-25页 |
|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5-27页 |
| ·混凝土的线性特性 | 第27页 |
| ·混凝土的非线性特性 | 第27-34页 |
|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27-31页 |
| ·混凝土的开裂模型 | 第31-34页 |
| ·钢材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 第34页 |
| ·有限元的数值解法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36-50页 |
| ·前言 | 第36页 |
| ·单元类型 | 第36-39页 |
|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第36-38页 |
| ·钢筋单元模型 | 第38-39页 |
| ·钢管单元模型 | 第39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 ·建模 | 第39-40页 |
| ·定义材料性质和单元类型 | 第40-41页 |
| ·荷载和边界条件 | 第41-42页 |
| ·求解与结果后处理 | 第42-43页 |
| ·施加轴向荷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43-45页 |
| ·节点的承载力分析 | 第43-44页 |
| ·节点在轴压下的内力分析 | 第44-45页 |
| ·单调加载的有限元分析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50-72页 |
| ·概述 | 第50页 |
| ·试验目的 | 第50页 |
| ·试验模型设计 | 第50-53页 |
| ·节点材料性质试验 | 第53页 |
| ·试验概况 | 第53-56页 |
| ·试验加载装置 | 第53-54页 |
| ·量测内容及量测方法 | 第54-55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5页 |
| ·加载制度 | 第55页 |
| ·试件的屈服条件和破坏准则 | 第55-56页 |
| ·试验过程及试件的破坏形态 | 第56-58页 |
| ·节点J1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 | 第56-57页 |
| ·节点J2的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 | 第57-58页 |
| ·节点J3的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 | 第5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 ·试验结果 | 第58-59页 |
| ·各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 ·混凝土梁与钢管壁的粘结性能分析 | 第60页 |
| ·滞回曲线的分析 | 第60-63页 |
| ·骨架曲线的比较与分析 | 第63-66页 |
| ·抗震性能指标 | 第66-71页 |
| ·位移延性 | 第66-67页 |
| ·刚度退化分析 | 第67-69页 |
| ·耗能能力评价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