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第1-4页 |
| Abst ract | 第4-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1 区域经济组织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 第10-23页 |
| ·区域经济组织的概念 | 第10-13页 |
| ·区域的概念 | 第10-11页 |
| ·区域经济组织的概念及具体分类 | 第11-12页 |
| ·各类区域经济组织的利弊分析 | 第12-13页 |
| ·区域经济组织的现状 | 第13-20页 |
|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组织的整体态势 | 第13-16页 |
| ·现阶段区域经济组织的特点 | 第16-18页 |
| ·区域经济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 ·促进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国家利益 | 第20页 |
| ·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 | 第20-23页 |
|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 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影响 | 第21-22页 |
|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 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消极影响 | 第22页 |
| ·区域组织与 WTO 双赢互动 | 第22-23页 |
| 2 GATT/WTO 有关区域经济组织制度的法律分析 | 第23-45页 |
| ·GATT/WTO 有关区域经济的文本规定 | 第23-33页 |
| ·GATT1947 第24 条及其评述 | 第23-26页 |
| ·WTO 立法上的突破(GATT1994 第24 条释义谅解书)及其评述. | 第26-29页 |
| ·服务贸易GATS 有关规定 | 第29-31页 |
| ·发展中国家的“授权条款”及其评述 | 第31-33页 |
| ·GATT/WTO 有关区域经济组织的制度性安排 | 第33-36页 |
| ·WTO 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 | 第33页 |
| ·WTO 成员方签署区域贸易协议通知和审查流程 | 第33-34页 |
| ·WTO 成员方签署区域贸易协议相关通知资料的主要内容 | 第34-36页 |
| ·GATT/WTO 有关区域经济组织协议的审查实践 | 第36-42页 |
| ·对“自动获得免责”审议——以美加自由贸易区协议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审查为例 | 第36-37页 |
| ·对第24 条第10 款的审议——以尼加拉瓜参加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审查为例 | 第37-38页 |
| ·对24 条“关税同盟”的实施——以欧共体关税同盟为例 | 第38-40页 |
| ·争端解决程序与WTO 的协调——以美欧香蕉案为例 | 第40-42页 |
| ·GATT/WTO 有关区域经济组织制度的完善 | 第42-45页 |
| ·区域经济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与 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 | 第42-43页 |
| ·改进和完善工作组审议程序的建议 | 第43页 |
| ·建立区域经济组织反倾销的规范 | 第43-44页 |
| ·区域经济组织中服务贸易、投资及其知识产权与WTO 的协调.. | 第44-45页 |
| 3 GATT/WTO 框架下 CEPA 实施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45-59页 |
| ·关于 CEPA 的简介 | 第45-53页 |
| ·CEPA 签订的背景及内容 | 第46-49页 |
| ·CEPA 的法律性质 | 第49-51页 |
| ·CEPA 出台意义和实施成效 | 第51-53页 |
| ·CEPA 对大中华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启示 | 第53-59页 |
| ·CEPA 符合 WTO 原则并充分考虑到内地和香港经济状况,建立自由贸易区也要符合WTO 规则并考虑四地经济状况 | 第53-54页 |
| ·CEPA 对 GATT/WTO 原则进一步落实与发展——透明度原则、原产地规则完善和服务贸易细化 | 第54-55页 |
| ·CEPA 中一些值得商榷条款的完善——反倾销条款、特定保障措施条款 | 第55-56页 |
| ·亟待建立符合CEPA 实际情况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56-59页 |
| 4 在世贸组织内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法律框架 | 第59-79页 |
| ·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59-62页 |
| ·内地、港、澳、台经济现状和贸易互补的优势 | 第59-61页 |
| ·台湾发展的瓶颈和出路——加入某一自由贸易区 | 第61-62页 |
| ·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法律模式的选择 | 第62-67页 |
| ·欧盟模式的利弊分析 | 第62-63页 |
| ·北美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 | 第63-64页 |
| ·东盟模式利弊分析 | 第64-65页 |
| ·APEC 模式利弊分析 | 第65-66页 |
| ·以CEPA 为模式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 | 第66-67页 |
| ·大中华自由贸易区基本法律原则 | 第67-69页 |
| ·成员地位平等原则 | 第67页 |
| ·国民待遇原则 | 第67-68页 |
| ·不歧视原则 | 第68页 |
| ·市场准入原则 | 第68页 |
| ·无贸易障碍原则 | 第68页 |
| ·经济合作与政治合作暂时分离原则 | 第68-69页 |
| ·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贸易纠纷 | 第69页 |
| ·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针对台湾问题的法律对策 | 第69-71页 |
| ·“三通”问题亟待解决 | 第69-70页 |
| ·防止台湾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 第70-71页 |
| ·内地面对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对策 | 第71-79页 |
| ·仔细研究有关区域组织的法律规定和积极参与 WTO 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活动,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对区域经济组织态度 | 第71-72页 |
| ·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身份,积极援用“授权条款” | 第72-73页 |
| ·借鉴国外经验和 CEPA 相关规定,立足长远,修改我国对外贸易法 | 第73-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