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论文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8页 |
·关于资源型城市 | 第13-16页 |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 | 第16-18页 |
·关于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 | 第18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框架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工作框架 | 第19-21页 |
2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类型、特点及存在问题 | 第21-31页 |
·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第21-25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类型、特点及存在问题 | 第25-31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 第25-27页 |
·早期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 第27-29页 |
·早期资源城市空间结构存在问题 | 第29-31页 |
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及空间发展模式 | 第31-52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阶段的一般划分 | 第32-33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 第33-38页 |
·资源型城市职能类型分类 | 第33-36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 第36-38页 |
·典型期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特征 | 第38-44页 |
·淮南:城市空间发展的“单中心集聚”特征 | 第39-40页 |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的“多中心集聚”特征 | 第40-44页 |
·新兴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思考 | 第44-50页 |
·集聚和分散 | 第44-46页 |
·理想和现实 | 第46-49页 |
·新兴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 第49-50页 |
·新兴资源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链式空间结构 | 第50-52页 |
4 榆林市现状城市发展特性及城市未来发展区分析 | 第52-61页 |
·早期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榆林市生态环境特点 | 第52-53页 |
·早期资源型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52-53页 |
·榆林市自然生态环境特点 | 第53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扩散规律:城市区域化 | 第53-55页 |
·城市区域化的概念 | 第53-54页 |
·城市区域化地域的主要特征 | 第54-55页 |
·榆林市现状城市发展特性 | 第55-58页 |
·榆林市城市未来发展区分析 | 第58-61页 |
·目的 | 第58页 |
·原则和方法 | 第58-59页 |
·城市未来发展区确定 | 第59-61页 |
5 榆林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 第61-73页 |
·榆林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 第62-63页 |
·榆林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特殊性 | 第63-65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一般分析框架 | 第63页 |
·榆林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特点 | 第63-65页 |
·榆林市未来城市外部空间结构选择:“城市发展廊道” | 第65-67页 |
·榆林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 第67-73页 |
·城市未来发展区空间结构发展模式选择:“一心四片” | 第67-70页 |
·城市未来中心地区空间布局形态:“带状组团” | 第70-73页 |
6 榆林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阶段展望 | 第73-82页 |
·国内资源型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 | 第73-77页 |
·城市人口增长的阶段性 | 第73-75页 |
·城市产业结构和职能类型变化的缓慢性 | 第75-77页 |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77-78页 |
·按照产业结构类型的划分 | 第77页 |
·按照非再生能源生产周期理论的划分 | 第77-78页 |
·榆林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阶段展望 | 第78-82页 |
·榆林市城市职能类型演进阶段展望 | 第78-79页 |
·榆林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阶段展望 | 第79-82页 |
7 研究结论和存在不足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图表目录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