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 ·聚乙二醇类修饰剂的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 ·聚乙二醇类修饰剂的优良性能 | 第12-14页 |
| ·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聚乙二醇胺化衍生物(PEG-NH2) | 第14-15页 |
| ·聚乙二醇羧基化衍生物(PEG-COOH) | 第15-16页 |
| ·聚乙二醇醛化衍生物(PEG-CHO) | 第16页 |
| ·磁共振造影剂的原理、分类、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6-21页 |
| ·磁共振造影剂的原理 | 第17-18页 |
| ·磁共振造影剂的分类 | 第18页 |
| ·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8-21页 |
| ·磁共振造影剂的应用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2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新型端氨基PEG/DTPA嵌段共聚物造影剂的合成及研究 | 第23-40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 ·实验试剂及配制 | 第23-25页 |
| ·共聚物的合成 | 第25-28页 |
| ·二乙三胺五乙酸酐的合成 | 第25页 |
| ·端氨基聚乙二醇的合成 | 第25-26页 |
| ·端氨基聚乙二醇/二乙三胺五乙酸嵌段共聚物配体的合成 | 第26-27页 |
| ·端氨基聚乙二醇/二乙三胺五乙酸嵌段共聚物的钆配合物的合成 | 第27页 |
| ·合成的大分子钆配合物造影剂的研究 | 第27-28页 |
| ·分析与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 ·测试仪器及方法 | 第28-29页 |
| ·官能团的滴定原理及测定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29-31页 |
| ·共聚物的表征 | 第31-36页 |
| ·造影剂的应用研究 | 第36-39页 |
| ·本章小节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新型端醛基PEG/DTPA嵌段共聚物造影剂的合成及研究 | 第40-50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 ·实验试剂及配制 | 第40页 |
| ·共聚物的合成 | 第40-42页 |
| ·聚乙二醇/二乙三胺五乙酸聚酯型嵌段共聚物配体的合成 | 第40-41页 |
| ·端醛基聚乙二醇/二乙三胺五乙酸聚酯型嵌段共聚物配体的合成 | 第41页 |
| ·端醛基聚乙二醇/二乙三胺五乙酸聚酯型嵌段共聚物的钆配合物的合成 | 第41-42页 |
| ·合成的大分子钆配合物造影剂的研究 | 第42页 |
| ·分析与测试方法 | 第42页 |
| ·测试仪器及方法 | 第42页 |
| ·官能团的滴定原理及测定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 ·共聚物的表征 | 第42-48页 |
| ·羟值滴定条件的选择 | 第48页 |
| ·钆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 ·合成造影剂的弛豫效能 | 第49页 |
|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胺化衍生物的合成 | 第50-57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 ·实验试剂及配制 | 第50页 |
| ·共聚物的合成及纯化 | 第50-51页 |
|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胺化衍生物的合成 | 第50-51页 |
|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胺化衍生物的纯化 | 第51页 |
| ·分析与测试方法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本章小节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