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第一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结构 | 第7-12页 |
第二节 关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问题的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第二章 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和职能的一般性描述 | 第16-32页 |
第一节 政府的主要经济行为和实施工具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环境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市场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 | 第21-29页 |
第四节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市场地位及其目标函数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稀释政府治理效率的地方政府经济非理性行为分析 | 第32-50页 |
第一节 转型期地方政府非理性经济行为的特征 | 第32-36页 |
第二节 非理性经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6-44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中央政令有时为什么在地方不好使?——“官煤撤股令”失效凸显中央地方博弈 | 第44-50页 |
第四章 非理性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演化及福利损失——-财政分权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 | 第50-86页 |
第一节 财政分权背后的约束条件 | 第50-56页 |
第二节 财政分权下的地区间财政竞争的效率损失分析 | 第56-68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非理性经济行为的演化 | 第68-78页 |
第四节 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和财政扶持本地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78-86页 |
第五章 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政府官员的行为及其动机的考察 | 第86-99页 |
第一节 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官员的角色和激励结构 | 第86-90页 |
第二节 一个简单博弈模型透视地方政府官员自私性努力的行为动机 | 第90-94页 |
第三节 对部分地方官员自私性努力模型的进一步推导 | 第94-99页 |
第六章 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治理对我国的借鉴和警示 | 第99-119页 |
第一节 当前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简要概述 | 第99-105页 |
第二节 美国地方政府的基本行政管理模式和特点——以威斯康星州的地方政府为例 | 第105-115页 |
第三节 对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及经济行为的借鉴和警示 | 第115-119页 |
第七章 回归理性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构筑良性的地区经济与合作机制 | 第119-137页 |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财政分权体制,重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 | 第119-123页 |
第二节 引入激励和约束机制,构筑科学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 | 第123-127页 |
第三节 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构建统一的市场 | 第127-137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137-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5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145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