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微生物源碱性磷酸酶的研究(综述) | 第11-20页 |
·碱性磷酸酶的测定方法 | 第11-13页 |
·对硝基磷酸苯二钠法 | 第11页 |
·磷酸苯二钠法 | 第11-12页 |
·化学发光检测法 | 第12页 |
·戈氏钙—钴法 | 第12页 |
·BCIP/NBT比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力 | 第12页 |
·HNP(4-羟基-萘-1-磷酸)安培电流计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力 | 第12-13页 |
·几种酶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13页 |
·产碱性磷酸酶的微生物 | 第13-17页 |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3-14页 |
·嗜热细菌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4页 |
·嗜盐死海古菌(Haloarcula marismortui)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4-15页 |
·芽孢杆菌(Bacillus)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5页 |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5页 |
·索多恩微球菌(Micrococcus sodonensis)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5-16页 |
·喜寒节杆菌(Psychrophilic arthrobacter)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6页 |
·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6页 |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产生的碱性磷酸酶 | 第16-17页 |
·碱性磷酸酶的应用 | 第17-19页 |
·碱性磷酸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碱性磷酸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产碱性磷酸酶菌株的分离筛选 | 第20-2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0-23页 |
·试剂 | 第20页 |
·菌种分离 | 第20-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碱性磷酸酶产生菌的微孔板初筛 | 第23页 |
·产酶菌株的复筛 | 第23-24页 |
·HB1菌株的产酶曲线 | 第24-25页 |
·不同pH缓冲溶液对酶活的影响 | 第25页 |
·酶的热稳定性试验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产磷酸酶菌株HB1的鉴定 | 第27-3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产酶菌株HB1细胞形态观察 | 第27页 |
·产酶菌株HB1生理生化测定 | 第27页 |
·产酶菌株HB1的DNA G+C%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产酶菌株HB1细胞16s rDNA的序列测定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菌株HB1的形态特征 | 第28-29页 |
·产酶菌株HB1生理生化特性 | 第29页 |
·产酶菌株HB1的DNA G+C含量 | 第29-30页 |
·产酶菌株HB1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菌株HB1产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 第31-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1页 |
·基础培养基 | 第31页 |
·培养条件 | 第31页 |
·生长量的测定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不同碳源对菌株HB1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葡萄糖加入量对菌株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含氮物对菌株HB1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第33页 |
·酵母粉浓度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起始pH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4-35页 |
·菌株产碱性磷酸酶的最适温度 | 第35页 |
·装液量对菌株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页 |
展望 | 第37-39页 |
References | 第39-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