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机械与设备论文--辅助设备论文

串励电机转轴全自动校直机的研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1-14页
     ·国外轴类零件校直行业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轴类零件校直行业研究现状第12-14页
     ·轴类零件校直行业的发展趋势第14页
   ·轴类零件校直方法第14-17页
     ·矫直与校直第14-15页
     ·校直方法分类第15-17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校直工艺理论分析与机械结构设计第19-36页
   ·校直工艺理论基础第19-24页
     ·反弯校直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弹塑性性质第19-21页
     ·压点和支点位置的选择第21-23页
     ·校直行程的计算第23-24页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自学习校直行程算法第24-28页
     ·最小二乘法原理第24-26页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自学习校直行程算法第26-28页
   ·校直机的总体机械结构与工作过程第28-30页
     ·校直机的总体机械结构第28-29页
     ·自动校直机的工作原理与过程第29-30页
   ·校直机机械结构的具体设计与分析第30-35页
     ·工件的定位与检测系统设计第30-32页
     ·加载校直系统设计与分析第32-34页
     ·自动上料与下料机构设计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校直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36-48页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36-37页
   ·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第37-45页
     ·电源模块设计第37-38页
     ·AT89C51与8255接口电路第38-39页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第39-40页
     ·气缸运动控制电路第40-41页
     ·串口通信电路第41页
     ·数据采集与A/D转换电路第41-44页
     ·I~2C总线接口电路第44-45页
   ·控制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第45-47页
     ·抑制干扰源的措施第45-46页
     ·切断干扰传播途径的措施第46页
     ·提高敏感元件抗干扰性能的措施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自动校直机控制软件设计第48-59页
   ·单片机汇编语言与 C51概述第48页
   ·自动校直机软件总体设计第48-50页
   ·自动校直机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第50-52页
     ·自动校直程序第50-51页
     ·自学习程序第51-52页
   ·控制软件子程序设计第52-58页
     ·初始化程序第52-53页
     ·8255扩展 I/O口操作第53-54页
     ·步进电机控制第54-55页
     ·跳动度检测与处理程序第55-57页
     ·试校直与参数检测程序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校直工艺实验与数据分析第59-66页
   ·压点与支点组合实验第59-60页
   ·校直载荷与变形实验及分析第60-63页
   ·校直行程计算实验与分析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67页
   ·展望第67-68页
附图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SM安全通信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全相位数字间断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