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7页 |
·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现状 | 第7-16页 |
·理化性质 | 第8页 |
·环境污染及处理 | 第8-10页 |
·环境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10-11页 |
·分析方法概述 | 第11-12页 |
·环境行为 | 第12-16页 |
·微宇宙的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微宇宙理论的发展 | 第16-17页 |
·微宇宙理论的主要类型 | 第17页 |
·微宇宙的特点 | 第17-19页 |
·微宇宙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逸度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20-25页 |
·逸度模型的基本计算 | 第21-23页 |
·逸度模型的三个水平系统 | 第23页 |
·逸度模型的的发展和应用 | 第23-25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海河河口水域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状况调查 | 第27-35页 |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采样点位的确定和采样方法 | 第28-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水样、沉积物萃取回收率 | 第31页 |
·现场调查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环境因子对邻苯二甲酸酯在水体中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35-47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水中悬浮颗粒物对DBP, DEHP 回收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光照和营养盐对DBP 在水体中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38-41页 |
·光照和营养盐对DEHP 在水体中生物降解的影响 | 第41-45页 |
·水中DBP, DEHP 环境行为的对比 | 第45-46页 |
·实验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微宇宙中行为研究 | 第47-56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结果讨论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逸度模型 | 第56-75页 |
·逸度模型的建立 | 第56-64页 |
·逸度容量的计算 | 第57-59页 |
·迁移参数的计算 | 第59-62页 |
·水、底泥两相介质模型的计算 | 第62-64页 |
·逸度模型的验证 | 第64-67页 |
·高营养微宇宙H 逸度模型的验证 | 第64-65页 |
·低营养微宇宙L 逸度模型的验证 | 第65-67页 |
·逸度模型的讨论 | 第67-74页 |
·逸度模型验证情况的讨论 | 第67页 |
·影响微宇宙中DBP 迁移转化规律因素的识别 | 第67-69页 |
·逸度模型中底泥降解规律的分析 | 第69-71页 |
·逸度模型中主要迁移过程对系统中DBP 去除的贡献的分析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