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发电性能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绪论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4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燃料电池的类型与特征 | 第10-11页 |
| ·PEMFC | 第11-22页 |
| ·PEMFC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 ·PEMFC的优点及应用 | 第12-13页 |
| ·国内外PEMFC的发展状况 | 第13-18页 |
| ·PEMFC产业的发展潜力 | 第18-21页 |
| ·PEMFC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其研究方向 | 第21-22页 |
| ·膜电极 | 第22-33页 |
| ·膜电极的组成 | 第22-25页 |
| ·电催化剂的分散 | 第25-26页 |
| ·膜电极极化 | 第26-27页 |
| ·膜电极结构特点 | 第27-28页 |
| ·膜电极三合一组件制备工艺现状 | 第28-32页 |
| ·直接涂覆时膜起皱的消除 | 第32-3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 第33-34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41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35-36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6页 |
| ·催化剂浆料配方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36-37页 |
| ·表面活性剂对碳黑分散性的定性考察 | 第36页 |
| ·表面活性剂对碳黑分散性的定量比较 | 第36-37页 |
|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成膜造孔的影响 | 第37页 |
| ·造孔剂(PS)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 ·电极浆料对膜起皱的影响 | 第37页 |
| ·PEMFC膜电极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37-41页 |
| ·质子交换膜的预处理 | 第37-38页 |
| ·电极浆料的制备 | 第38页 |
| ·膜电极的制备 | 第38页 |
| ·膜电极后处理 | 第38-39页 |
| ·PEMFC的组装 | 第39页 |
| ·PEMFC评价装置与工艺流程 | 第39-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58页 |
| ·催化剂浆料配方的研究 | 第41-50页 |
|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碳黑分散性 | 第41-42页 |
| ·表面活性剂对成膜造孔的影响 | 第42-49页 |
| ·膜起皱的消除 | 第49-50页 |
| ·三种MEA制作方法的比较 | 第50-51页 |
| ·制作方法时间的比较 | 第50页 |
| ·所制MEA发电性能的比较 | 第50-51页 |
| ·操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 ·工作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 ·反应气体压力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MEA活化对电极电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催化层中Nafion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 ·造孔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59-64页 |
| ·PEMFC的增湿技术的研究 | 第59-60页 |
| ·膜电极发电性能衰减机理的研究 | 第60-61页 |
|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61页 |
| ·建议 | 第61页 |
| ·多孔电极的制备、活化工艺的优化与表征 | 第61-62页 |
| ·膜电极制备工艺尚待改进 | 第62页 |
| ·进一步优化膜电极活化工艺 | 第62页 |
| ·开展燃料电池反应器的研究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