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9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7-8页 |
1.3 创新点 | 第8-9页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一般理论研究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 第9-30页 |
2.1 资产证券化一般理论 | 第9-23页 |
2.2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 第23-30页 |
第三章 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研究 | 第30-34页 |
3.1 基础设施是适合证券化的资产 | 第30页 |
3.2 从国民经济的宏观基础来看,我国适合进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 | 第30-31页 |
3.3 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 | 第31页 |
3.4 我国已经具备开展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基础和市场动力 | 第31页 |
3.5 基础设施收费易于进入证券化市场 | 第31-32页 |
3.6 我国已经有了成功的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经验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我国实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障碍研究 | 第34-40页 |
4.1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 | 第34页 |
4.2 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缺乏 | 第34-35页 |
4.3 与资产证券化有关的法规、法律不健全 | 第35-37页 |
4.4 证券评级业的不规范 | 第37页 |
4.5 理论认识尚未统一 | 第37-38页 |
4.6 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 第40-58页 |
5.1 我国基础设施项目中推行 ABS融资方式的运作程序 | 第40-42页 |
5.2 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设计 | 第42-50页 |
5.3 以上两种运作模式的比较 | 第50-51页 |
5.4 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风险及控制 | 第51-55页 |
5.5 政府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中的角色安排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资料 | 第62页 |